返回第479章 军衔制与新军队编制(第1/2页)  远古征服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在09年这个夏季快要结束的时候,中华联邦国(亦称中华帝国,在华夏未退帝位之前一般称为中华帝国)的第一口高炉完成了最后的验收工作,并开始投入生产。

    中华帝国第一口高炉建在荆州城对面的炼钢厂,荆州城对面,也就是以前土部落的地盘,那里拥有丰富的铁矿,也是后世的中国第四大铁矿的所在地。

    利莫利亚国的高炉炼铁技术虽然效率比起人手打铁的提高了不少,但这只是比土法炼铁技术好一点。为此,华夏反复专研,最后用保温极佳的石棉加上水泥、粘土,制作了一个密封性更加好的高炉,这使得高炉里的温度温度了不少。

    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木炭、造渣用的熔剂,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底部用煤炭升温,这样,铁矿石就会受热还原,铁水就会从坩埚中流出,变成纯度较高的铁水,只要将这些铁水按照需求添加碳粉就会变成各种钢了。

    利莫利亚国生产的主要的机械零件就是:铸造一个模型,再在铁水的表面渗入铁粉,使其变成坚硬耐磨的钢铁械件,这叫渗碳技术。

    因为炼钢的温度极高,所以炼钢工人工作的时候要身穿火鼠皮衣,或是石棉衣,进行隔热。

    石棉是一种矿,在上年就已经被勘探队找到了,只是,这石棉对身体不好,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所以大部分的工人穿的是火鼠皮防护衣。

    随着钢铁武器的大规模装备,各式军队的配备都日渐完善,现在。国家的领土空前的广阔,昔日的军功制度、军队制度已经渐渐不适应了。

    加上新并入的利莫利亚国和姆帝国,让中华帝国的总人口高达300万人,当然这只是那些持有身份证的华夏族人,这并不包括奴隶和东南亚白人、和澳大利亚的毛利部落人。

    昔日的军队编制已经严重落后,昔日的杀敌军功制也不再适应现在的国家的需求。

    为此,华夏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他将国家的军队全部重新编制,并且首次将军衔应用上,每一件军服的肩膀都有一个代表着军职的军衔。

    在名称上,国家军队还是称为“华军”,目前的兵种大类上,区分四大类:1海军、2陆军、3空军、4兽军。

    建制上,华夏采取的是类三三制,可以说,和三三制差不多,但是也有些区别。

    军队里最小的单位为班,一个班十个人,班里选一名班长、一名班副。五个班为一个排,排里配备一名排长、一名副排长和一名教员。教员这一块上,华夏是借鉴了国内指导员这一个角色。教员在平时里负担着教导士兵文化、教导士兵学习道教义等方面的工作。一个排共50人。

    三个排为一个连,另加一个炊事班、一个侦察班、一个警卫班,一共180个人,连队有一名连长、一名副连长以及连教员。

    三个连为一个营,另有营直属地侦察排一个、警卫班三个、后勤排一个,一共670人。有营长一名、副营长两人以及营教员。

    三个营为一个团,另有团直属的侦察连一个、警卫排一个、后勤连一个、骑兵连一个,共2600人。有团长一名、副团长两名、团参谋长一人以及团教员一人,副教员一人。(后勤包括医疗、工兵、通信等等。)

    团以上,取消旅级编制,以四个团为一个师,另有师直属侦察营一个、警卫连一个、骑兵营一个、后勤营一个,共12590人。有师长一人,副师长两名、师参谋长一人,副参谋长两人、师教员一人,副教员两人。

    师以上就是最大的编制军团编制、一个军团辖三个师、以及侦察团一个。警卫营一个、后勤团一个、骑兵团一个。有军团长一人、副军团长两名,军团参谋长一人,副参谋长两人、军团教员一人,副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