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电视台(第1/2页)  远古征服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幸好,此次的火灾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只是损失了2万多斤稻米和一堆的禾草。据调查发现,此次造成爆炸事故的原因有石油蒸馏工艺不过关,使用的设备简陋等原因。主要还是那个蒸馏石油的大铜锅燃烧的时候温度不稳定和蒸馏的木桶漏气造成石油蒸汽泄漏。石油的蒸汽可是有煤气和汽化的汽油等可燃性气体,这样就造成了煤气爆炸事故。

    而那个小女孩怎么会跑到仓库里也是幼儿园管理不完善的原因,那个母亲带着孩子一起去晒谷场工作就造成的意外。这当然不能怪这位母亲和小女孩啦。这是华夏的原因。。

    现在部落完全有能力让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进行工作的。那么建立学校让这些孩子统一管理就是最好的办法。大人去干活,小孩去上学。再说了,孩子可是部落的未来,而且小孩的可塑性高。

    而救人英雄“华消”并没有大碍,屋:“仓颉!既然你热爱文字,我就让你做我们部落的宣传大臣吧。”

    仓颉有点惊讶地说:“这...族长...请问这个宣传大臣是干什么的呢?”

    华夏想了一下便说:”嗯...这个宣传部大臣就是将部落发生的大事搜集回来,印在纸上发给群众看。“

    仓颉说:“嗯!我懂了,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的。”

    几天后,部落的宣传部正式成立,一间印刷厂也建成了。这次印刷厂采用的是活字印刷术。一个个字模相互组合后再印上纸去就成了。至于活字的字模,这次华夏采用了多套活字模。一副是木头做的,一副是陶泥做的,一副是铁做的,一副是铜做的。原因无他,就是免得日后出现像欧洲和棒子一样怪胎,说什么金属活字印刷是他们发明的,中国的是木头和陶泥印的。活字印刷术本来就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难道中国人以前发明印刷术的时候会没试过用金属做字模么?

    部落的总人口只有2万5千多人,加上很多新来的人是认不全字的。所以这报纸要像现代那样发行是完全行不通的,还会造成浪费。

    现在部落有4座城1条村。其中牛家村、花田城和莲花城距离种花城只有10几公里,骑马过去也不远。倒是赤山城比较远,人走路过去要3天时间,骑马过去最快也要近一天的时间。

    鉴于部落很多人并不认识字,所以这份报纸要有专人来读报。华夏也想好了,在每个街道办设立一个专门读报的台,每天晚上派专人去这个台读报。时段是6点半和9点半。(因为有的人晚上还要学习,所以就要错开来,这样还能做到分流人群的作用)

    当然,那些识字的人就不用那么麻烦去读报台听报纸了,只要到读报台前的通知栏就能看到报纸。通知栏还会有周报和月报。能让人们了解到部落最近发生的事情,非常厉害!

    这个台就是一间商铺的样子,在大门口摆上一张桌子,然后派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上台读报,就像是播新闻一样。后面还配有新闻内容的插画,非常逼真。而且,这个台不单止可以用来读报,还可以用来讲故事和报道天气等的内容。这个台就命名为电视台就好了。虽然现在的人民并不知道“电视”是什么意思。

    2天后,部落的第一间电视台顺利建成了。电视台就在华夏住所的前面。这是电视台的首播,所以这里很早就塞满了人。倒是仓颉还算机灵,懂得在电视台的最前面预留了一个位置给华夏。

    第一个上台的是天文大使常仪:“大家好...我是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我叫常仪......明天多云转情晴..间中有中雨...请晒谷场的朋友...注....意!今天的天气预报就报告完毕!”

    显然,常仪大使第一次上台有点紧张。不过这次的天文报道还算是成功了,华夏很是高兴。

    第二个上台的是学院的正副校长叶学和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