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八十章 等来了秦公公(第1/2页)  明末疯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世恭在山海关那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崇祯皇帝派人来。可在整个九、十月间,除了为临时解决山海关防线没有军事统帅的实际问题,崇祯皇帝先后任命杨绳武为蓟辽总督、叶廷桂为辽东巡抚,替代被围困在松山的洪承畴和邱民仰以外。崇祯皇帝和朝廷依然未给吴世恭以任何消息。

    可这俩位官员到达辽东以后,还是抱着极消极的思想,不放一兵一卒北出宁远城,连例常的侦骑探察也都放弃了。他们就是要紧拽住身边任何一点兵力,全力防御宁锦防线的最后两所坚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过这行为也让吴世恭是相当的鄙视和无语。既然都想要保存实力了,那先前为何让杨振白白的去送死?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至于救援松山,杨绳武和叶廷桂也只是不断地向朝廷要钱要人。他们要朝廷起码调集一支不低于洪承畴率领的,也就是说起码有着十五万兵力的大军,之后再肯北上救援,要不然,这俩人绝对只会是按兵不动的。

    可是这样的要求,朝廷肯定是满足不了的。所以说到底,杨绳武和叶廷桂已经把锦州和松山的明军全都给放弃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世恭获知了汝宁变故,他立刻坐立不安了。这时候的吴世恭就归心似箭,他恨不得插着双翅飞回汝宁,以自己的露面来安定汝宁的局面。

    所以吴世恭也就等不及了,他陆续地把自己的部队调到了山海关以南,也无心接待那些络绎不绝赶赴辽东为自己和长子提亲的人,就准备在一切就绪以后,独自领军返回汝宁。

    当然,吴世恭也不是一位不负责任之人。他又给秦公公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也就是一封最后通牒。吴世恭就要求秦公公或王承恩之中任一人来辽东会面,否则的话,吴世恭也将最后等待一个月,之后就将自由行动了。

    而到了此时,崇祯皇帝终于被中原的惨败所惊醒了。他明白不能再逃避了。再逃避下去,可能亡国真的就在眼前,于是当崇祯皇帝在得知吴世恭又再次相邀以后,抱着一种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让秦公公带着兵部的一位王主事。以及一些厂卫之人组成了一个“联合代表团”,至山海关去了解一下吴世恭到底想要说什么?

    “众位请坐!军营简陋,有些招待不周,咱们就开门见山吧!”吴世恭招呼着秦公公他们进入了自己的大帐。

    这次随同秦公公到来的,除了兵部的王主事以外。还有锦衣卫的一名千户和东厂的一名百户。到了此时,秦公公已经要顾忌原先自己与吴世恭的良好关系了。为了消除崇祯皇帝可能出现的疑心。他就把这些人都带上。让他们做个见证,以证明谈话内容没有什么水分,也没有什么幕后交易。

    秦公公望着眼前相迎的吴世恭,恍若有种隔世的感觉。眼前这位勋贵子弟,当年还在京城胡闹,转眼就成为了提领一方的大将。而且已经有能力搅动天下大局。这身份也是变换得太快,让秦公公都有些不太适应。

    而那锦衣卫千户和东厂百户也在偷偷打量着吴世恭。凭着这俩人在厂卫内的地位,原先只要是在外出时,就是巡抚、总兵之类的官员都要平礼相迎。绝不敢怠慢。而现在吴世恭根本对这俩人视而不见,仿佛他俩就是路边的蝼蚁。

    不过那锦衣卫千户和东厂百户心中也很明白,现在自己的身份确实与吴世恭有着天壤之别。吴世恭捏死他们也和捏死一只臭虫没什么两样,根本不会在朝廷引起什么风波。为何如此?就是因为吴世恭手握着几万精兵。所以这俩人在见面以后,一直礼数周全,点头哈腰的不敢得罪吴世恭,而且今天他俩都准备只带着耳朵,都不敢在这样的场合胡乱说话。

    “吴总兵!你带着三万人马平安归来,本官也知你功莫大焉。就是因为大军溃败,朝廷难以封赏贵军。不过皇上和本兵也对吴总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