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八月二十日,黄县会战正式拉开战幕。
而黄县会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在凌晨天还没有完全亮的时候开始的。明军的炮队在一大群民夫的帮忙下,在一队神机营兵丁和一队骑兵的掩护下,出了明军大营。要在离黄县二里左右,离叛军设在黄县城外的防御工事一里半左右的地方架设火炮。
与现代的火炮不同的是,现代火炮的杀伤力主要体现在火炮弹着点附近炮弹爆炸的地方。而明朝当时火炮用的都是实心炮弹。而这种火炮的杀伤力却主要依靠实心炮弹在地面上,仿佛落地的乒乓球一样的反复弹射来造成杀伤,因此,杀伤力就体现在了一条线上。因此我们就明白了,要发挥这种火炮的威力,就要把火炮架设得越靠近敌军越好。
因此,如果是某支军队要主动进攻的话,那么他的火炮一定要架设在本方军队的中前方,并不能够架设在比较安全的军队后方。
而且我们也已经知道,明朝火炮架设的方法也很麻烦,一般训练有素的炮兵也要用上大半个时辰,因此,今天明军的炮队就趁着黎明前的黑暗,抓紧时间构筑好火炮的阵地。
此次黄县会战,能够达到射程二里以上的火炮,用吴世恭的汝宁营划分的标准,就是三磅以上的火炮,明军有三十四门,而叛军有二十九门。双方火炮数量相差的并不大。但是明军是把自己的火炮集合在了一起集中射击的,但叛军要把火炮分散使用。因此,在特定区域内,明军的火炮威力将远远的大于叛军。
但是有些奇怪的是,明军的主帅朱大典和监军高起潜,却根本没有征用吴世恭的汝宁营那十门三磅的火炮加强明军的炮队。
不过这个原因也就是:一方面可能他们也不知道汝宁营有这样的火炮;另一方面就是:除非是关系特别良好。或者真的到了生死关头,否则明军的各支部队之间,并不会相借武器和兵丁。就算是直接的上下级也是如此。这也能够看出,刘泽清他们凑出了二百多名骑兵归吴世恭的汝宁营来指挥,这件事有多么的难得啊!
所以,朱大典和高起潜万一也知道汝宁营有这样的火炮,他们同样也很难开口相借,怕拒绝以后损伤了他们的面子。当然,万一开口相借的话,吴世恭也肯定不会答应的。而这个问题。也是明军中的一大弊端。
明军火炮的架设进行得相当顺利,当天色发白,明军的兵丁用完早餐出营,在火炮阵地后展开,开始排列阵形的时候。明军的火炮已经开始了第一次的齐射。
这次齐射完全出乎了叛军的意料,不过叛军也反应很快。在混乱了一阵以后。他们派出了一队三百多人的骑兵,冲向了明军火炮的阵地,要清除这些对叛军有着很大威胁的火炮。而叛军的主力三万一千多人,也在孔有德的号令下,出营展开开始排列战斗阵形。
而见到了叛军派出了骑兵,明军也立刻出动了一支五百多人的骑兵。双方的战斗就由这两支游骑之间的战斗开始了。
其实在两支大部队进行的大规模会战中。这种一开始进行的游骑之间的战斗,对胜负的影响并不是特别的重要,所以在上次的沙河会战中,就根本没有发生这种游骑之间的战斗。
而游骑之间的战斗除了提高各自军队的士气以外。主要的作用就是:骚扰和反骚扰;影响敌方顺利的排好阵形和保护己方排好阵形。也就是说,就是起着苍蝇和苍蝇拍的作用。
不过游骑之间的战斗向来是相当好看的。比如说演义之中,什么各自冲出一员大将交手三百个会合云云的,而且能够作为游骑的骑兵,总是双方军队中个人战技较高的骑兵,他们又在几万人的众目睽睽之下,显示着个人的武勇,很能够激发起那些游骑的个人英雄气概。因此,这场小规模的游骑战斗拼杀得特别激烈。
一对一,几对一,几对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