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劝降之议(第1/2页)  三国之汉主刘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刘璋大军为了快速到达安汉,其实只带了粮草辎重并无带攻城械器,所以大军今日要准备一番,必须砍伐木材制造些云梯之类的攻城械器,等待明日才能攻城,所以对于张送的提议刘璋还是赞许的。

    不过想到六千大军气势如虹,如此阵势若把城内敌军吓的弃城而逃,那可就违背了刘璋的本意,毕竟安汉过去便是垫江,若让蛮军逃往垫江,而让哪里守军知晓汉军降至,又做好准备,又或者通风报信给李虎让他派兵增援,这些举动都对于刘璋都非常不利,而且也会让他费尽周折的计划毁于一旦,所以刘璋有些担心的询问道:“城下扎营此举甚好,但若蛮军弃城不顾,该当如何。”

    酷/匠网首j发i

    “主公放心,此问题小事一桩,若是担忧蛮军弃城不顾,可分兵四面围城,如此蛮军便是笼中之鸟,任人宰割,而且六千大军兵临城下如此阵势对于蛮军可有两点打击,其一,能震慑敌军动摇其军心,其二,若城内领兵之人识事务的话,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虽然刘璋担心蛮军贪生怕死,弃城不顾,但此时张松也给出了解决方案,所以让他安心不少,而且此时的他对于“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个提议也是来兴趣,毕竟不战而屈人之兵乃用谋和领兵者的最高境界,而做到此举的人可谓少之又少,而且对于他而言每个士卒都对他至关重要,若是能不费一兵一卒便能拿下安汉这何乐而不为呢。

    “子乔,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何意。”

    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是一种心理战术,也就是抓住某人的弱点,比如贪生怕死,重财重色之徒加以威逼利诱而达到与自己合作,或者听命于自己的目地,当然两军对战之时,若要用此心理战术,无非便是派一位能说会道之人前去劝说投降。

    “松之意,乃是劝降。”

    “劝降。”刘璋一愣,随即又释然,劝降本就是古代战争常见的手段,一般攻城对战双方都会劝降一番,以免兵戎相交,当然这也要具备一定条件,一般是敌我兵力悬殊较大兵力多广一方才会用此一招,而此时情况乃我军兵将多广,具备了劝降条件,所以刘璋也对张松的提议勃然心动,于是问道:“子乔之意,我也明白,但如何劝降。”

    “主公,大军四面围城之时,城内敌军必定军心动摇,届时,可派一位巧舌之人前去劝降,城内守军必降。”

    张松话语一出,众人都大为不解,这劝降那这般容易,尤其敌人还是是蛮人,他们与汉军厮杀至此,彼此可谓生死之敌,双方都带着仇恨那些蛮人怎么可能投降。

    “张君此言差矣,你难道忘了那蛮人与我等战到此时已经是仇敌,你此时去劝降他们怎会轻易降之。”典韦快人快语,虽然他知道张松不是无所顾忌之人,但还是把心中疑虑道出。

    “蛮人当然不会轻易降之。”

    张松嘴角一笑,解释道:“典君莫忘了,那安汉城内可不止只有蛮人,可还有汉人。

    “可是那些张修旧部”。典韦一愣,随即恍然大悟道。

    “正是。”张松点点头,表示典韦理解正确。

    随着两人的对话,在愚笨之人也该明白张松之意,此时安汉城内的敌人不仅有蛮人,还有汉人,而且还是汉人居多。

    这些张修旧部本就反复无常,而且刚投李虎根本没有忠诚可言,若刘璋真的派人前去劝降,说清要害加以威逼利诱,这招降几率可谓非常之大。

    虽然劝降这个提议非常诱人,但刘璋还有个问题非常苦恼,那便是派何人去劝降。

    这劝降之举确实可行,但派何人前往呢?刘璋询问着众人,因为他也拿捏不准派何人前去。

    “主公,圃不才愿前往。”阎圃不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