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到达(第1/2页)  三国之汉主刘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次日,清晨。

    临江城郊外,六千人马有条不稳的排列在场地之上,这次的规模可比上次三千人马的规模更为庞大壮观,只见规模不是太多宽广的场地上人山人海,处处刀枪林立。士卒们手持武器,正沉默着排列着队伍,看着这些高耸枪与戟,最顶端尖锐之处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透射着寒光,而这一切宛如让人置身于由冷兵器所组成的园林一般,让人望而却步,生畏胆寒。

    刘璋此时在众人陪同下,正观察着大军,今日的他装扮可谓光鲜亮丽,只见他身披战甲,腰间系着一把长剑,长剑青锋三尺,虽然剑未出鞘,不能目睹剑体本尊,但剑柄与剑鞘做工精细,想必也是不凡之物。

    此剑由玄铁锻造,被刘璋取名为“凯旋”,而取如此之名,当然欲意着大军每次出征能凯旋而归。

    刘璋铸造此剑目的,当然不是拿着它上场杀敌,而是另有它意,身为主帅的刘璋不需要像甘宁等战将一样冲锋陷阵,所以此剑的用途除了装饰和自身防备外,当然还能用作指挥之用,不过最主要的是能让人体现出一种荣誉。

    列如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就是为各军官发放佩剑,好让他们用剑指挥以体现军人荣誉和发挥武士道精神。

    所以,刘璋也有此意,他也设想,以后多打造出这样的佩剑来奖赏手下将领,让他们佩带此剑能感觉到无上荣誉,最好有“剑在人在”的觉悟。

    除了宝剑外,刘璋胯下所骑的高头大马也是不凡,只见此马体型高大健壮,四蹄矫健有力,奔跑起来健步如飞,而且毛色通体如黑,让人一看便知乃一匹快马良驹,此马乃刘璋重金所得,被他取名为“黑夜”。

    刘璋取此之名,只因此马夜晚奔跑稳健且速度飞快,乃夜晚远遁必备神骑,故而得名,当然黑夜可能比不上传说中的“赤兔”或“的卢”等宝马,但胜在灵性十足,所以甚得他喜爱。

    刘璋这一行头可谓霸气十足,尤其是当风过之时,身后的披风随风摆动,在晨光的照射下,身披铠甲的刘璋显得威武不凡,宛如战神。

    当然除了这一行头拉风之外,刘璋身后属下的阵势可谓众将云集,只见众将都身披战甲,胯骑战马,一副全副武装之态,倒是各将所持的武器别样不一,如典韦、甘宁善使双戟,张任、王平善用长枪,严颜也是使用关刀,众将全副武装只为上场杀敌,身为谋士的张松、阎圃不必像武将一样冲锋陷阵,所以衣着倒是简单,只是一身儒士服外加一件披风,披风只是用来御寒和防止风沙侵蚀,毕竟两人身体薄弱没有武将那般体力充沛,而且三月之天,寒意袭人,若无防备,偶感伤风感冒也是常事。

    典韦、甘宁属于顶级战将,张任、严颜、王平也属一流将领,裴元绍、刘潰算是二线战将,至于张松、阎圃虽然比不上郭嘉、荀彧、诸葛亮那些顶级谋士,但也算挤进一流谋士之列,所以刘璋此次出征阵容可谓豪华之极,估计此时连曹操、袁绍都未有这么阵势。

    出征行军虽然比战场对阵更容易些,但一些繁复之事还是要做好准备,一般大军出征最基本问题便是衣食住行,所以刘璋大军此时便是在搬运粮草和一些帐篷,把它们装车上马,当然除了要准备大量粮草,若是战事持久,还要准备刀枪等兵器以备磨损好容易更换,尤其是箭支更是要大量备足,毕竟汉军以弓弩居多,不管野外对阵还是攻城都需要消耗大量箭支。

    除有备足兵器之外,若大军需要攻城,那就的准备大量攻城械器如云梯、澜井、撞城车,云梯还好,可就地取材,现造现用,但澜井、撞城车等都是大型机械,若无专人制造和提前打造,那根本来不及准备,更何况刘璋制定的策略乃以快制胜,需要的是速度与时间,那样便要轻装行军,若是带着这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