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三章 两根木楔(第1/2页)  残唐仙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赴宴的不光有萧玄衣、鲁奇、莫聪,还有盖寓,史敬思,李霓等人。

    李国昌虽然是节度使,但出身行伍,再加胡人,礼节向来粗疏,筳宴上,众人攘袂豁拳,十分热闹。

    时值季夏,暑气未消,塔楼之上尽管窗开四面,仍然有些燥热。明月窥窗之际,忽然一股凉飙吹来。李国昌不禁拽了一句文:“快哉凉风!”

    莫聪不善拇战,正端坐着看热闹,闻听此言接了一句:“这凉风却是圣贤之乐。”

    “可有说法?”

    大家见李国昌挺感兴趣,便止住喧闹,听二人说话。莫聪便摇头而吟:“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这首诗名《南风歌》,相传为大舜所作,唐朝时为幼儿发蒙读物,李国昌当然知道。见莫聪将他暗比大舜,有点架不住:“南风是暖和的,我说的是凉风,这不正好相反吗?”

    “表面上意思是相反的,但节帅之心与古人之心却是暗合。”

    “何以见得?”

    “想那些升斗小民,值此夏夜,溽热耐捱,辗转反侧,难以入寐,忽然凉风吹来,那不比什么都舒坦?所以节帅大人的‘快哉凉风’,正可以解吾民之愠。”

    李国昌揽须大笑:“莫聪也是善辩。”

    在座的大多是赳赳武夫,又没有李国昌的阅历,对二人的谈话。”

    “本来两根木楔,垫桌子腿都不一定合适,到了鲁奇大哥手里,就能止住塔楼的晃动。鲁奇和莫聪两位大哥行走江湖的时候,填报肚子都是问题,到了受降城,却受到了节帅大人的重用。”

    “贤侄的意思是?”

    李国昌这一问,萧玄衣有点蒙顶,毕竟萧玄衣年轻,还不善于归纳,当下支吾了半天。

    盖寓见萧玄衣言不及义,便帮萧玄衣解释:“萧三弟的意思是,能工巧匠很重要。”

    莫聪也补充道:“可以引申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李国昌揶揄了一句:“刚才还说你独具慧眼,你就自夸上了。”

    众人哈哈大笑,萧玄衣闹了个大红脸,心中暗想:这话题得赶紧导出去。当下连忙说道:“要说我有慧眼,那也是二哥给拨开的,可惜他不在。”

    “说那孽障干什么?”李国昌当即沉下脸来。

    见李国昌发怒,众人心中一震,当下噤若寒蝉。

    要是搁一年前,萧玄衣估计也吓得汗不敢出,但眼下的萧玄衣亦非昔日之萧玄衣了,当即不咸不淡地说道:“也就是你是他老子。”

    “什么意思?”李国昌大声喝道。

    “我二哥名传北海,威震漠北,你想关就关,还不是看你是老子的份儿上。”

    此言一出,盖寓吓得连声咳嗽,鲁奇、莫聪过来要拉萧玄衣。李国昌摆摆手:“什么威震漠北,到底怎么回事?”

    “我来给你摆摆哈。”

    撇开那些神神道道的不说,萧玄衣就将李克用带领一百亡城死士,横挑单于的事儿简要说了一遍,只听得众人大眼瞪小眼。

    “李老三有这么大胆?”李国昌的语气明显温和了许多。

    “不信你自己问他。”

    要问李克用,得先放他出来,李国昌拈须不决,盖寓趁机求情:“节帅念他年幼无知,放了他吧。”

    “放了他?你让本帅以后怎么号令三军?”

    “老关着也不是办法,我的意思,不如折现。”盖寓出了一策。

    “怎么个折现法。”李国昌问。

    “比如,要关他三个月,现在打他三十军棍就可以了,再不济加上贯耳游营。”

    “贯耳游营就算了,只是李老三生来皮实,打他军棍跟挠痒痒差不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