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零八十章 跨越24(第2/3页)  上帝指使自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状态,既不能够独立生活,也无法与他人正常交往,更不用说正常就业、自食其力,久而久之造成家庭负担沉重,并逐渐被社会抛弃。健康生活年是近些年出现的新提法,顾名思义就是能够维持健康状态生活的年限,与其相对应的就是生命还在,但生活质量极其低下的状态,不是身体好我们可以活着能过得衣食无忧就是好的。

    身心全面的发展,身心健康那才是衡量一个人身体健康标准,那么能否通过有效的手段,让精神病患者在治疗之后仍享有更长的健康生活,并不再发病?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健康,就是不断的改善人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让人们不要被疾病所困扰,远离亚健康的状态,我们有的时候羡慕大城市的收入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承认别人付出的努力,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别人的收入也是和努力成正比的,这是别人努力的结果。薪水越高我们的压力就越大,相对的别人痛苦也越多,压力也是精神病的诱因之一。

    当一旦出现很大的改变与刺激的时候,看我们有没有缓冲自己的压力的办法,有的话那我们能接受,怕是如果我们无法接受的话。那结果,一定会是相当的痛苦的,一旦刺激足够大的话,结果常常会变得不受我们的控制,变成我们无法预料的局面。很多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不仅会出现精神症状,而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在长期患病过程中都已严重缺失,简单针对精神症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仍很难融入社会。因此需要通过多种生活技能训练、系统家庭治疗、职业技能康复等为患者进行治疗,当然更需要得到我们的关注与身边的人关心。

    提及康复治疗,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治疗的一部分,是一种治疗的完善,其实不然,有的人认为这种事不值得我们去重视。因为康复治病是治疗的一种延伸,有的人以为只要是病情稳定,不发病精神病就算是好了。其实并不然,在精神疾病领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再发病的可能的,康复尤其是康复理念应该是贯穿治疗始终的。而且,这需要长期的观察与治疗,不是一次治疗一辈子就无忧了,我们要不断的复查,不断的了解自己的精神的状态。

    这个时候心理医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如果说精神病医生是精神病人的唯一的去处,而心理医生就是我们平常的治疗的手段。例如,对于有些年轻患者,考虑到未来的康复效果,就应尽量选择找心理医生这样的平常的手段来治疗。而不是去精神病住院这样的物理的手段,我们应该以精神观察为主,物理干预为辅才对。当然,心理医生的治疗更容易被我们大地朝的人接受,总比去精神病院强多了,所以我们还是希望精神病被重视起来相关的服务产业也发展起来,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选择,我们的病情就有更多的办法了。

    再比如,患者需要何种治疗,都需要在诊断之初就进行整体规划,对自己的疾病进行评估。我们在哪里进行治疗对我们才是最好,我们做何种治疗才是我们最好手段,要做什么样的选择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医生概括地说,精神疾病经过急性期治疗之后的康复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心理康复。个体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心理的不同化程度造成的个体化差异,需要的是通过个性化的心理治疗与专业医师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调适心态,保持健康情绪,纠正个性缺陷。二是适应性康复。主要通过独立生活能力、药物自我处置能力、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和模拟社区生活情景等适应性康复手段,使康复患者尽早适应家庭、社会生活,学会与人沟通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社会功能康复。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人际交往情景及工作生活环境等手段,开展患者社交技能训练。四是职业技能康复。通过专门为精神病人设立职业技能康复培训环节,使康复病员有一技之长,达到自食其力、公开就业的康复目标。

    精神疾病向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