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3章 我为鱼肉(第1/2页)  宁州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匈奴人没有给他三天时间,陈人豪出城的第二天晚上,匈奴人从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突破了夏军的防线,成功地破袭了神机军的阵地,缴获巨炮十二门,重炮二十二门,轻炮四十八门。匈奴人连夜把缴获的大炮运上了龙首山明月台,然后冲着长安城开了三炮。

    一炮把太极殿打塌了一个角。

    一炮把西市的陈记汤饼店送上了天。

    最后一颗炮弹滑过半个长安城,落在了城南,炸塌了一栋民居,死了两个人,重伤一人,轻伤六人。

    匈奴人用三发炮弹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夏的皇帝,整个长安城已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现在他们才是长安的主人,大夏若想不就此灭国,那个谁就滚出来聊聊吧。

    皇帝一个人在宫里哭了一晚,次日红着两只眼去见大臣们,大臣们也都红着眼黑着脸,相顾无言。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好说的。

    “错在朕,错在朕一人,是朕德不修,引来这泼天大祸。然百姓何辜,受此牵连?朕今日就出城议和,生死荣辱,悉凭天意裁决。但只望以一己之荣辱换取臣工百姓的安全。”

    众臣僚顿足捶胸者有之,嚎啕大哭者有之,叩头拦阻者有之,默默流泪者有之,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也不在少数。

    然皇帝决心已定,谁也无法阻挡。

    临行之前,宁琦指定首相冯布c楚王宁是恭c魏王宁世让c枢密使关东和同为留后,维持朝政运转。

    四个人护送皇帝走出勤政殿,冯布闪出班列,询问宁琦若遇不决之事该当如何。

    冯布的意思很清楚,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皇帝一口气任命了四位留守,意见不一时以谁为准?这四个人权势相当,资历相仿,谁也不服谁,那岂不乱了套?

    这就需要一个最后的裁决人,这个人只能是太后傅氏。

    宁琦却笑了笑,对冯布说:“朕去去就回,又不会在那边过日子。”

    一句话说的冯布生了一脊梁冷汗。

    皇帝一去不复返,匈奴人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宁琦宁可自尽也绝不会答应。

    但匈奴人是不可能让他痛快自尽的,他们还指着他在合约上签字画押呢,没有皇帝的背书,这和约就没有效力,大夏的臣子们是不会认账的。

    但宁琦就是不肯服软。

    任你百般手段用尽我就是一颗捶不扁c砸不烂c响当当的铜豌豆。

    这让匈奴的左贤王有些无奈,正当他无比苦恼之际,他的外甥阿波却走进了他的营帐,阿波是个年轻自信的小伙子,精通六国文字,游历万里,熟读多国典籍,足智多谋。

    毕芃问他的外甥:“夏国的君主像顽石一样又臭又硬,而夏国的援军却近在咫尺,关中这个地方我们不能长久的呆下去,我的外甥,你有什么好计谋,能让我们摆脱目下的窘境。”

    阿波道:“坚固的堡垒若是从正面无法攻破,那为何不迂回一下呢。皇帝顽固的像块石头,可夏国的太后却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我们为何不跟他谈一谈呢?”

    毕芃道:“而今留守长安的是四位大臣,只怕太后并说不上话。”

    阿波道:“那是夏国皇帝委任的大臣,而皇帝现在却是我们的座上宾,舅舅为何不请皇帝陛下解除对他们的委任呢,或者我们直接委任太后为长安的女皇。”

    毕芃哈哈大笑道:“我的外甥果然聪明睿智,那么这件事将有谁来执行呢。”

    阿波道:“那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安里斯顿波塞愿效犬马之劳。”

    毕芃大喜,当日便以阿波为特使进入长安城。

    阿波直入太极宫,点名道姓要见太后,然后当着太后的面宣达了大夏皇帝宁琦的诏令,解除冯布c宁是恭c宁世让c关东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