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9章 枪声(第1/3页)  宁州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湖的名字很土,叫无定湖,四季的形状和面积都是不同的,在春夏之交水量最充沛的时候浩淼万顷,一眼望不到边,但到了冬季水量最少的时候却又分成了五六个小湖,即便是最大的湖泊也能一眼就看到对岸。

    这湖里的水是淡水,可以直接饮用,而且比很多地方的井水都甜。以无定湖为核心,无数的河渠沟道纵横交错,使得整个丰水县都泡在水里,即便是冬季最干燥的时候,这里也不存在缺水的问题。

    但丰水县依然是有水井局的,因为县城里还有六口水井。

    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李默这个水井局管事人就彻底沦落为闲人,闲的睡觉睡到自然醒,然后对着窗户发呆,一日三餐,混吃等死。

    这样浑浑噩噩的混了一段日子后,三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不干了。李默一声令下,三兄弟就到了无定湖边,打猎、钓鱼,一时倒也乐不思蜀。

    不过再好玩的地方,玩久了也会无聊。

    很快李默就变得郁郁寡欢起来,整天望着白茫茫的湖水发呆。

    “老大,兔子。朝你那边去了。”

    一只灰兔被小七和林哥儿驱赶着朝李默跑去,李默懒洋洋地放了一箭。正中兔子的脖颈,兔子挣了两下就毙命了。

    “今天中午吃烤兔肉加烤鱼。”

    小七高兴地拎走了兔子,到底少年心性,这样无聊的日子,他们暂时还能熬得住。

    肉香四溢时,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挑着一担柴走了过来,说:“好香的肉啊,不用说又是默之兄的手笔。”

    默之是李默的表字,李默本无字,当了宁家伙计后,徐文胜帮他取了这个字。

    跟他说话的这个人叫陈久,以前是长宁县的一个坊官,因为得罪了人,被人赶出长宁,并警告他一辈子都不能回去,回去一次打一次,不仅打他还打他老母妻儿,陈久没办法只好自我放逐。

    他在湖畔砍芦苇晒干,挑进城里卖给编筐子的手艺人,偶尔也钓钓鱼,打打猎,以此谋生。李默是跟他在湖畔钓鱼时认识的,相谈甚欢,就成为朋友了。

    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朝聚暮散,也不打听彼此的过去,甚至不关心彼此在城里住哪,永结无情游。

    陈久拿出自己的酒壶,给李默哥仨都倒了点,他是个穷光蛋,但对喝酒却很讲究,所以他的酒大体还不错。

    喝过酒,吃了肉,陈久告辞了,他要赶着回城去交货。

    李默三兄弟浪到天黑才回城,丰水县的城门关的很晚,而且守卒跟他们都认识,即便是关了城门也不要紧,大不了坐吊篮上去。

    回到位于西街的水井局公务所,李默直奔自己的房间去睡觉。

    他现在养成一个坏习惯,白天打不起精神昏昏欲睡,一到半夜就精力旺盛,他先睡两个时辰,子时一过他就会醒来,然后到院子里练功。

    但今天不知怎么的就是睡不着,于是点亮油灯,拿起唐百川送给他的那本《太祖北疆纪略》看了起来,这本书他已经看过五遍了,但仍然觉得没看懂。

    看不懂不是因为文字深奥,而是这本书中用了太多的春秋笔法。每句话,每个字,每个章节顺序的安排都有他的内在匠心,你正面看是一个意思,反过来看又是一个意思,回味无穷。

    通过看这本书,李默长了不少学问,很感激唐百川的一番苦心。

    看了两页书,就听到前院小七拖着唱腔说:“来啦,谁呀,这深更半夜的。”

    一时门开了,又过了一会儿,小七兴冲冲地跑到李默的房间,一脚就把门踹开了。

    “对不起,太激动了,忘了敲门。”

    小七退出去敲了两下门就到了李默面前:“宁州有人送来礼物给你。”

    “礼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