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5(第2/3页)  簪缨问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城、长安,烧杀掳掠难以计量,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而奕延带的兵,全不是这等模样。安定郡县,收容流民,是真正的救急,而非纵掠。只此一项,就分出了高下。

    丁邵自视甚高,也颇有才干,向来以董正四海为志。这次兵败,着实大大打击了他的自信,重伤难愈,更是身感时日无多。如果真要选,丁邵当然要选一个能安民抚民,不负他毕生信念之人。这个人,绝不会是王浚!

    疲惫的闭上了眼,丁邵缓缓颔首:“有劳奕将军。”

    走出那充满药味的卧房,奕延也呼出了胸中郁气。这位丁刺史,让他想起了远在并州的那人。也许天下州郡的官吏,并非都如王屏、裴盾一般,只为一己之私,为祸苍生。只是他们缺少主公那般的心胸手腕。

    清河城池未被攻破,城中仍旧一副难得的安定景象。路上行人虽然有些惊魂未定,但是并无流离失所的悲苦恐惧。奕延在一路上已经见了不少惨不忍睹的景象。倒毙路边的妇人,饿死宅中的孩童,甚至还有为了活命,吃下一切能吃之物的禽兽……那些无辜良善,又凭什么遭受此等劫难呢?

    总该有人,止住这乱世。

    想杀那个同族匪首的心,并没有消减,但已不是奕延最关注的事情了。如何歼灭那支乱军,如何救下更多百姓,才是他该做的。而这些,不全是为了主公。

    目光在熙攘的街道一扫而过,奕延再次迈步,向城外走去。

    ※

    就算有陉道,有快马飞递,消息从冀州传来仍要花上不少时间。梁峰这几日简直坐立难安!理智告诉他奕延不会莽撞行事,出兵必有其打算。但是心中的焦虑,并不会因此减少分毫。

    若是上党出兵,他跟奕延之间的联系,就瞒不住洛阳那群人了。但是此时此刻,又哪里顾得上那么许多!

    就这么等了七八日,密信终于送到案头。当看到信上内容,梁峰简直觉得一脚踏空,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张宾长叹一声:“奕将军真是百战不殆,竟然如此也能胜出!”

    是了,面对数万大军,奕延两次以少胜多,击垮偏师,攻破大营,逼得匪首远遁。光是战后的降兵,就有上万!而他发来的并州的书信,只说了一件要事,就是送钱。大营里寻得的财宝,被装上马车,沿着滏口陉运往晋阳。光是金银,就不下十车!

    那群流寇简直掏空了冀州的府库和世家,现在全都便宜他们了。

    “伯远在信中请粮,看来冀州情况不妙啊。”最初的惊喜压了下去,梁峰终于收拾心情,继续往下看。

    在送钱之余,奕延还请了粮草。攻破大营,获得的粮秣也不在少数,看样子还是养不活那些失了家园的百姓。等朝廷拨粮,不知要推到什么时候,赶不上夏种的话,冀州就彻底荒了。

    “偷偷拨些粮过去吧。”对于这个,梁峰倒是不会迟疑。正好赵郡也在奕延的控制之下,从乐平国发运的话,就算是朝廷也未必能够察觉。

    “听闻丁刺史也颇为倚重奕将军。如此一来,占住冀州东南,应当不难。”张宾面带微笑,从容道。

    按照常理来说,丁刺史的示好,应该颇让人担忧。奕延如今毕竟孤军在外,如果多出一个对他信赖有加的刺史,任谁心里都要打起鼓来,生怕他投了旁人。但是这一车车的财宝,彻底打消了疑虑。张宾现在已经确定,主公和奕将军之间,绝无相疑可能。君臣相知,才是大业最稳固的基石。有了这个大前提,其他都是旁枝末节。

    梁峰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这个说法。信中还写了不少东西,包括奕延下一步的战略打算。基本就跟在乱军身后,驱贼入幽州。王浚本来就对冀州垂涎,现在多了这么个借口,应当不会放过。只是那贼首出乎意料的狡猾,万一王浚留他不住,怕是还要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