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5第四十五章(第2/3页)  簪缨问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称之为“白色星期三”。然而战役却未结束,随后又是对于瑞典克朗、意大利里拉的操作,直到1993年外汇市场才逐渐停歇。

    然而放过了外汇市场,债券交易成为了新的热点,投资者们如同嗜血的大白鲨一样在欧洲大6上巡回。不同于狙击外汇的华丽表演,债券交易的鲸吞是不动声色的,也让不少旁观者忘却了这个事实。量子基金通过对于法国等国债券的出色投资,在1993年获取了63%的回报率,这可一点也不比92年的69%来得逊色。

    所以在抵达美国的第一时间,陈远鸣就切入了这个漩涡。在经过一段谨慎的观察后,他选择入手了大量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债券,1亿多人民币听起来不少,但是兑换成美元,不过只有2千多万。所幸这时对冲基金的私筹门槛仅为1oo万美元,所以这个出手阔绰的中国投资人出现在高盛的第一时间,就有人嗅到了风头。

    在几个月的大收大抛后,终于有人敲响了门扉。

    一阵轻微的震动,路虎停在了马路旁,从光鲜的写字楼里快步走出了一个年轻人,是个华裔,25岁上下,一身十分精神的西装打扮。看到陈远鸣和他的座驾,青年先是露出了个惊艳的表情。

    “真是辆好车,刚上市的软顶卫士?”

    这款路虎在美国上市还不到一周,但是陈远鸣早就期盼已久了,马上就换下之前的大切诺基,再也没什么能比敞篷、高底盘更能抵消他的轿车恐惧症。只是这样一台车,在满街保守的宾利、奔驰、林肯中,难免跟华尔街气氛有些格格不入,分外的惹眼。

    “凯文。”陈远鸣微笑着迎了上去,“怎么,让你们久等了?”

    来到美国,陈远鸣第一件事就是找了个精通华尔街的翻译,前世学过点商务英语,但是这辈子好些年没用,早就忘的七七八八,阅读点报纸还行,对话就实在寒碜了。于是通过中介,他选中了这位刚从哥伦比亚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宋凯文。

    小伙子人很勤奋,属于跟父母一起移民的二代,家庭情况不算好,全凭奖学金和助学贷款读下了昂贵的常春藤,只是如今华尔街对于华裔还不算友好,在面试碰壁几次后才辗转落到了陈远鸣眼皮子地下,做起了他的金融代理人。

    “哪里,对方也是刚刚到。”宋凯文笑了笑,对于自己这位年轻的主顾,他早就学会了淡然处之。才十几岁的年纪,就敢拿着几千万美金在华尔街孤身闯荡,而且所有投资意向都没请教过顾问,直接就切入了欧洲那团乱局,谁知手头的债券刚刚涨过4o%,就又转手抛出,看来是想退出债券市场。他实在有些猜不透对方的心思,但是盈利确实真真切切,容不得作假。这不是个愚蠢的老板,有了这个认知,宋凯文干起活来就更加尽心尽力,如今一份安稳又有前途的工作可不好找,必须抓牢才是。

    当然,陈远鸣大手笔的操作不只换来了属下的忠心,更有对冲基金直接找上门来。这时的对冲基金都属于私筹性质,需要面对面吸引投资人,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对于整个投行业的震撼可谓天翻地覆,高盛那些知名经纪人马上就成了对冲基金的储备大军,不断有各种各样的小基金成立,但是联系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陈远鸣却始终没有点头,直到这一次。

    收拢心思,宋凯文做了个请的姿势,带着陈远鸣走进大楼。

    约谈设在曼哈顿岛帕克公园大道的一栋办公楼上,这时刚刚上班,路过的办公室都是一片忙碌,但是几人并未停留,径直乘上电梯,来到了他们预定好的会议室。推开会议室的大门,只见两个男人站起了身,快步迎了上来。

    “凯文,这就是你那位年轻的雇主吧!果真年少有为!”为首那位男人绽开硕大的笑容,友好的伸出了手,眼中没有任何轻视和疑问,就这么坦然的向陈远鸣示意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