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4 梨花(第2/6页)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容易传播。还有那里头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弃婴,也有因战乱和家人失散的,也有家人戍边远离的,都可以送来抚养。不仅官府出钱,也可以让大户人家出资,定点帮扶。还聘了个塾师,大点的孩子可以直接在这儿开蒙。”

    岳飞听得新鲜。不用说,肯定是师姐的主意。他在外面只管打仗,确实极少想到百姓的生产生活恢复问题。

    指着门口的一块名流题字大牌匾“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笑道:“还有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福田院’,在城里另一边,里头百来个孤寡老人呢。”

    东京城里的“居养院”已经成规模了。总负责人孙雪娥。她已接连生了三四个娃,自己照顾不过来,正好扔进官办“托儿所”,连带着手底下一百来个孩子,每天忙得团团转,她自己倒乐在其中——毕竟是个小头脑,手底下有二十来个人使唤呢。

    而燕云地区过去战乱频繁,无托幼儿成群,各民族都有,幽州“居养院”迅速站稳脚跟,现已有三二十雇工,绝大多数是女子。战争年代过后,北方壮丁减员不少,很多妇女便走出家门养家糊口,民风渐改,相比战前,“未婚良家抛头露面”已算不上丢人。

    忽然走廊后方扑出来个人影,一个梳着羊角辫儿、穿着绿袄子的三四岁娃,逮着那只橘猫就满世界追,一边含混不清的嚷嚷:“抓到你了,抓到你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马上又跑出来一个红衣裳姑娘,从背后一把将那娃娃抱起来,转身放到走廊里头,一面温声斥道:“潇潇!怎么又那么不乖呢!”

    看动作干脆伶俐,一点也不拖泥带水,显然做得熟练了。

    走廊后面欢声笑语,全是奶声奶气的娃娃音。那姑娘朝来客们快速几个万福,脸都没看清楚,忙不迭的又跑回去了,隐约听着她喊:“阿呆阿瑾,别淘气!玩具要分享…………”

    潘小园正得意介绍,迎面来了个老婆婆,提着两篮子小孩脏衣裳,见了岳飞不认得,只当是来参观的,笑道:“官人是要领养孩儿么?走廊往里右拐办手续。”

    岳飞脸红道:“我不是来领养孩儿的……也不是领养猫狗……就看看……”

    潘小园拉他:“走走,进去看看你小外甥。”

    走廊里面的院子更大,猫狗更多,一圈大大小小的孩子围在一起又叫又闹,跑起来风驰电掣,滾起来飞沙走石。都穿着统一制式的绿袄子,男孩一律木梳背儿,女孩一律羊角辫,颇有军事化管理风格。几个红衣服“保育员”阿姨的忙忙碌碌的维持秩序,管了这个管那个,管了那个管这个。

    正张大眼睛看,这边岳飞怀里已经堆了两三只猫了,互相争风吃醋地舔他衣襟。岳飞笑道:“原来你们把孩儿放各地‘居养院’,却好到处逍遥。不过怎的给他们都穿一样衣裳,这些猫狗也都一样一样的,换我我也认不出来。”

    潘小园笑道:“还不是为了节省成本……”

    忽然身边一个略带南方口音的女声,温言软语插话:“才不一样呢。每个孩儿性格不同,爱玩的东西也不一样,相处多了就知晓了。”

    潘小园转头一看,正是方才“黄雀在后”的那个红衣“保育员”,温婉和顺小娘子,似乎比自己没小两岁。她一边说,一边眼神指着院子里一群孩儿,目光中全是宠溺,如数家珍地继续说:“你瞧那两个是楚楚、牛牛,最会毁玩具,旁边那个契丹娃儿是小北,性子就特别乖;桌子前头练字的是阿弘,应该是个书香人家姑娘,可惜有些记不得爹娘姓名,官府正在派人找;饭团儿饭量最大,爱吃我做的鱼;那个囡囡口音和别人都不一样,不知是怎么从南方过来的……”

    她又指着岳飞怀里的猫,笑道:“猫儿狗儿也都不一样的。你看它们脖子下面都栓了名牌。这只叫圈圈,最喜欢闹腾,今儿许是有些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