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8 保卫黄河(第1/10页)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到物价, 那是她的老本行, 一肚子邪火没处发。&乐&文& {}.{l}{xs520}.{}便略略对武松讲了讲自己的看法。

    末了叹口气:“其实也怪百姓太轻信。这阵子谣言满天飞, 一会儿说金兵打下太原, 一会儿说大名府陷落,官府的辟谣根本没人信——全都在囤粮屯米。最近几天又谣传说, 太原城守不住,因此河北路的守将打算放弃太原, 决了黄河堤坝,用洪水阻挡金兵过河——就不惜淹死几十几百万的百姓!这谣言一出,京城里男女老少都慌得要死,那不等于华北今年的粮食收成直接打水漂了!……”

    武松静静听她发牢骚,没说话。漆黑的瞳孔里映着烛火。一时间让人觉得他无动于衷, 一时间却又让人担心,下一刻便是惊涛怒浪。

    她更加愤愤不平:“你说传这谣言的人是安的什么心, 二哥, 我怀疑城里有金军奸细,专门造谣传谣……”

    武松听她说完,良久, 才似是下定决心, 低声回答:“也许……不是谣言。”

    她没懂:“什么?”

    空酒壶轻轻往桌上一磕,“决堤黄河,放水阻敌——这件事,若不是谣言呢?”

    她心里一毛,颤声道:“可那是黄河啊!”

    武松直接站起来, 示意她跟上,来到中厅大地图旁。

    广袤中原,山峦叠嶂,河水萦带,每一寸砂石都代表着百里国土。砂石上星星点点的红黑小旗,原本清晰整齐,经过这近一个月的纠缠拉锯,已经显得凌乱不堪。如果说这是一盘以天下为赌注的棋,那么棋局显然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紧要阶段;而晋水之畔的太原城外,是争夺最激烈的一处棋眼,红黑双色纠缠一处,就算将当时高手尽聚于此,也完全看不出棋局的走向大势。

    潘小园觉得自己连庸手都算不上,看了一圈,小心翼翼问道:“所以……咱们现在,胜算多少?”

    武松轻声吐出两个字:“不大。”

    知道她不满于此,又解释:“昨日刚接到韩世忠的来信,说河北东路安抚使杜充见战局不利,打算于此处决堤黄河,以水代兵,阻断金军南下之路。眼下天气渐暖,雨水增多,若黄河真的决口,将是威力无穷。”

    才想起来韩世忠眼下也在应援太原,连忙问:“韩世忠在何处?”

    武松往地图上一指:“老韩的部队在此处设隘抵挡,但口粮不继,减员很厉害。他不太赞成开决黄河,但杜充是上级,上官命令他也不得不遵。三千民工,眼下应该已经出发在路上了。”

    潘小园听他的语调有些冷酷的意思,忙问:“那……那你觉得,应该决黄河?”

    武松盯着地图,长久沉默,直到她有点急了,才暗哑着声音说:“否则怎样?北方兵力不……”

    她轻轻一跺脚:“你们应该比我清楚!”

    在她有限的军事认知里,“决口黄河”乃是绝境中的下下之策。太久远的案例不清楚,但抗日战争之时,因着二十万**挡不住两万日军,为了阻止敌人南下,□□下令扒开郑州北郊黄河花园口大堤,造成洪水倾泻,平民猝不及防,财物田庐悉付流水。 “黄泛区”百姓死伤数十万,流离失所难民数千万,瘟疫肆虐,并且直接引发了后来的河南□□——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烈**。

    据说奉命炸开河堤的军人,良心日夜不安,以至于到“水淹七军”的关帝庙跪拜烧香,乞求神明宽恕。

    况且也没能将日军阻挡多久。没几个月,华北还是成了敌占区,空留千里饿殍遍野。

    反正自己是外行,多说几句又不掉块肉:“我……我从没打过仗,但也知道每次黄河决口会死多少人。那个什么什么安抚使——一句话说得容易,就算黄河决口能阻金兵,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