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9章 绣球表演(第1/2页)  盛世:长安城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完了舞狮之后,裴老爹抱着杜筠往抛绣球那里走;那边更是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只不过由于表演位置比较高,反而不影响观看。

    不知道他们是故意这样设置的,还只是碰巧,舞狮刚结束,抛绣球这里就开始了;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发现表演的那群人,好像就是刚刚舞狮的那群“狮子”。

    两个地方相隔不远,都在皇城边儿上。

    唐朝的抛绣球类似于踩钢丝,我看的那个那么眼熟的绣球,怎么看都像是舞狮那个人刚刚用过的。

    城墙门口竖了两根足有一个人那么粗的木g,木g足有十几米高;两个木g的最底下弄了根横g,横g两段和竖立的那个木g之间又连接上了两个木条,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

    古代人很早就知道把房间中间的横梁两侧加上三角形支撑房顶。

    两根木g的顶端分别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平台,平台是用木板制作的,木板的下方还有一个斜钉着的木条,也是做成了三角形。

    踩钢丝表演,我在现世也是看过的,如果是两座悬崖之间的话,直接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就可以。

    但是他这种是那种平地搭起来的高台,这种的两端都会有可以爬上爬下的楼梯;但是,他们这个只是两根木头柱子。

    正在我纳闷那个人该怎么爬上去的时候,旁边一个人推车梯子车走了过来。

    那是一个装有两个轮儿的方形车子,看起来也就在一米左右;车子下端有轮子可以活动,上面的梯子是用粗粗的竹竿制作的。

    梯子的历史由来已久,在远古时代就有它的出现了;据说最早的梯子是由河姆渡原始居民发明的,距现世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距今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随着自然界的演化,人类逐渐走上了与其他动物不同的进化道路;进化为直立行走的后果,就是攀爬等技能退化。

    为了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为了能逃避许多凶猛动物的进攻,登高成为早期人类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

    于是,早期人类把爬树登高和天然斜坡作为登高的辅助条件进行攀爬活动,河姆渡原始居民受到天然条件的启发,发明了最早的梯子。

    据后世学者的观念,他们认为正是受到上述两方面的启发——树干攀爬和斜坡攀爬,梯子和楼梯得以产生。

    早时候的梯子只是为了攀爬到高处,大部分是固定死的;而且稳定性也不是很好。

    鲁班同学借鉴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梯子概念,发明、制作成了云梯。

    云梯后世又称为过墙梯,有的种类其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云梯上还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带有用滑轮升降设备。

    云梯另外一个用途可以登高望远侦探敌情。

    这么看来,鲁班搞不好也是穿越来的,根据锯齿状叶片发明了锯子,根据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发明的梯子;除此之外,传统木工所使用的如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锯子也都是他发明的。

    那个抛绣球的人已经顺着车子爬上了高台。

    我看着上方的那个,感觉他就是刚刚那个驯化狮子的武士。

    “达瓦孜。”裴幼平老爹说,“阿展可知道达瓦孜?”

    “展不知。”我说,达瓦孜是什么鬼,压根儿就没听说过好吗?

    “就是抛绣球的回鹘语。”裴老爹说,“达瓦孜据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踩钢丝这项运动起源于维吾尔族,这个我倒是有所耳闻。

    但是没想到唐朝的时候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那到后世算下来,岂不是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