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4俄国人(第2/3页)  新顺之钢铁世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药,阁下!”可是阿列克谢耶夫已经听不见了。

    “您好,请问是哪一位尊贵的客人让海军上将阁下如此的焦急!”科佩托夫向那位侍从低声问道。

    “是艾尔莎小姐!”侍从看了看左右低声答道:“少将阁下,圣彼得堡最出色的芭蕾舞演员,我向上帝发誓,那是一位真正的天使。海军上将阁下已经在这位安琪儿身上花费了五十万金卢布,他已经完全陷进去了。”

    “艾尔莎小姐?五十万金卢布?我的上帝呀!”科佩托夫苦笑着打趣道:“我现在知道谢丹卡山谷上的堡垒里的大炮都到哪里去了,感情都变成了艾尔莎小姐白皙的胸脯上的钻石了。”

    “请您小声点,少将!不然会给我带来麻烦的!”侍从一边低声提醒着科佩托夫,一边紧张的看着四周,以免被人听到。

    “抱歉,我有些失态了!”科佩托夫苦笑了一下:“现在我应该回符拉迪沃斯托克了,不管怎么说,俄罗斯的土地总要由俄罗斯人来守卫。”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就已经是1895年的初春了,大顺与俄罗斯两个庞大的帝国都在疯狂的运转着自己的战争机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远东一触即发。但让那些屏住呼吸等待着战争爆发的旁观者惊讶的是,这个地区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并非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也不是在哈巴罗夫斯克,甚至根本就不再两国接壤的领土上。而是在一个虽然地理上很近,但却被双方所共同忽视的地方——朝鲜。

    朝鲜全罗道古阜郡万石洑。洑是朝鲜所特有的一种水利设施,用木石或者沙土筑成,将河流阻截积蓄起来,用来灌溉稻田。全罗道位于朝鲜的南部,是朝鲜最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洑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万石洑便是全罗道所有的众多水洑之一。

    “老爷,去年放水灌田只要二十吊钱铜子,怎么今年就要四十了呢?”一群衣衫褴褛的农民站在万石洑水闸处,向几个背着单发步枪的旧军问道。

    “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你问我,我问谁去?郡守赵大人的钧令,你听不听?”士兵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有钱就放水,没钱就滚蛋,别站在这里挡别人的路。”

    为首的那个老农有些迟钝的回头看了看同伴,对于他来说,郡守简直就是天上人了,但四十吊铜子的价格也太高了,根本超出了他的预想,这时身后一个年轻些的农民愤愤不平的说:“这万石洑本来就是我们农民的血汗修筑起来的,按照以往的惯例,收钱也只能用来维护万石洑,不能用作其他用途。可是这两年万石洑根本就没有维修过,弄得去年差点出事,现在凭什么收钱?还要多收?你们还讲不讲道理了!”

    “道理?”那个旧军解下步枪,拉了一下枪栓,道:“老子只会用这个讲,赵大人说了,收水钱是王命,谁敢抗拒王命的就是逆贼,就地处死!”

    旧军的恐吓起到了作用,老农赶忙上前道:“年轻人不识轻重,官爷您多包涵,我们都是老实的种田人,哪里会有什么逆贼?不过这个价钱也实在太贵了,要不商量下降点?”

    “老家伙,你以为是做买卖呀?”那个旧军笑了起来:“赵大人的官命是这么多,我降了,谁给我降呀?爱放不放,让开去!”

    老农脸上满是尴尬的苦笑,说不出话来,那个青壮年农民大声喊道:“没钱就没水,没水就种不了田,到时候大家都得饿死,反正也是死,大伙上去把水先放了再说!”话说间便一拥而上,那几个旧军见状大怒,骂道:“还有没有王法了,小子,看我收拾你!”说着便拉动枪栓,举枪向那个年轻人瞄准。

    “别开枪!”

    “砰!”

    随着一声枪响,倒下的却不是那个年轻人,而是为首的那个老农,原来是那老农上前阻拦,却正好撞了个正着,枪声就好像一个信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