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六零章 惊人战绩(第1/3页)  唐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向运气不错的周承业,这次果然没有看错人,崔希逸和郭英义的果断与善战,终于促成了河西大军与陇右大军在青海湖以西和以南对伏俟城外的五万吐蕃主力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这件事情听起来很简单,真要实现,却并非易事。

    首先,想要瞒着善于在大草原上流动作战的吐蕃人,摸到人家的背后去断了彼方撤退的道路,非要等到吐蕃大军全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伏俟城下才有机会。

    这一次,若非周承业敢于犯险,将自己和一千五百名绥戎军将士的性命置之度外,加之伏俟城对于青海一带的吐蕃人又特别重要,那就根本无法达成实现战略包围的首要条件。

    其次,这次唐军的行动是在不断的调整之后,最终在周承业的推波助澜之下才实现第二次青海湖大会战的结果,如果崔希逸稍微胆小怕事一些,如果郭英义有心想让实际上乃是擅自行动的周二吃挂落,那么周二精心策划的这起会战不仅会成为泡影,本人还面临着被吐蕃人活捉的危险。

    周二就算再怎么开启重生之后的无敌光环,他也不可能只凭伏俟城内的数千兵丁便抵挡住吐蕃国前后两拨十万大军的围攻,除非他现在已经将红衣大炮和鸟铳等跨时代的热兵器推向战场。

    最后,这次行动乃是河西驻军与陇右驻军还有待援的绥戎军三方联合互动,不仅各军承担的任务不同,而且前往伏击和包围吐蕃人的地点也不相同,如果出现相互之间通信指挥不顺畅或者推诿扯皮的狗血事件,那就不是一场包围战。而是危险至极的添油战。

    发生在六十年前的大唐与吐蕃之间的青海湖大会战,当时唐军倾全国之力,调集了十八万大军,而当时的皇帝可是李世民,带兵的将领也先后有薛仁贵、王孝杰等超级猛人,却因为部队人数众多,各军之间指挥不顺畅,结果前军败退之后,后军只顾着逃命。硬生生将十数万大唐将士埋在了冰冷的青海湖畔!

    然而。只要是战争,就需要承担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正因为就连崔希逸和郭英义都觉得这场单方面的包围战来的太过突然,所以吐蕃人就更加不会想到,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河西和陇右联军兵分两路,真的将吐蕃人堵在了伏俟城方圆五十里的一小片战场上!

    这里还要着重提一下在周承业手中新成立不久的一支小型侦察通讯部队,正因为有他们的暗中存在,这才保证了伏俟城始终与处于急行军状态的河西联军和陇右联军保持着暗中的接触,使得三方相互掌握对方的情形,为共同行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这个时空中的吐蕃人。还没有牛逼到能够使用和破解摩尔斯码的地步,所以周承业这个作战高参出身的家伙就有很多种方法将伏俟城内的情报当着围城的吐蕃人向外传递出去。

    当然了,此时的周二手里没有无线电台,也不需要用那么先进的家伙。他只需要采用钟声、鼓声、城头夜晚的光火等现成的手段,便可以实现最原始的声音和灯火信号传递,更何况他手里还有几笼子特意准备的信鸽!

    前面说过,吐蕃人五万大军在围攻伏俟城三日无果之后,正准备尽全力再发动一次攻城之战的关键时候,忽然接到了他们的赞普赤德祖赞命快马紧急送来的命令。于是急忙向着伏俟城西南方向百里之外撤离,而这时候由鄯州都督郭英义亲自率领的四万陇右联军已经抵达伏击阵位。

    当围城的吐蕃人前脚才离开,周二便立即命人以最快的速度向崔希逸和郭英义发去了紧急情报。所以当吐蕃人在战场与陇右军遭遇时,不仅郭英义已经提前一天命令麾下各部做好了迎战的准备,而崔希逸所部五万大军也紧急从伏俟城西北方向的战场向郭英义部靠拢,将包围圈彻底收紧。

    如果说陇右四万军队阻击吐蕃人并未遭受重大损失的五万部落联军会显得吃力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