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四章 大牛聚长安(第1/3页)  唐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瑝和张琇赶到延祚里时,并未见到周承业。此时,距离正午时分承恩楼开业还有一个多时辰。

    张家兄弟从陈贵云口中得知周二郎一大早过来之后,便去了兰陵坊的一家客栈,说是去迎接两位极重要的客人前来参加开业典礼。

    二人不敢耽误,赶紧按照陈贵云提供的地址,风风火火地朝着兰陵坊的天阳客栈急赶而去。

    张家兄弟如此着急,可毫不知情的周二此时却正在天阳客栈某间客房之内,悠然地陪着两位刚刚从外地赶到长安的文士开心长谈。

    一直被王维挽留在长安的孟浩然,此时也是在旁作陪,似乎对这二人的到来格外开心。

    周承业在四人当中年纪最小,所以张口闭口都以“小弟”、“不才”自谦,而座中其他三人也是坦然受之,似乎觉得已经才名满长安的周家二郎谦恭一些也是应该,反正不能在他们的面前充什么大尾巴狼!

    只听周承业说道:“此次若非浩然兄三番五次往襄阳寄书,只怕太白兄又要云游天下,不知何年才有机会在长安相逢!”

    那位被周二称作太白的人,年纪大约三十有五,身材欣长,朗眉星目,着一袭白衫,腰挂三尺长剑,端的是器宇轩昂,颇有几分仙风侠骨的气质。

    这位文士便是周二降临大唐以来最想见到的第一位牛人,诗中仙人李白,李太白!

    李白于开元十三年。也就是二十五岁那年仗剑出蜀,乘舟沿江顺流而下,在江陵遇到了深受李隆基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并且被司马承祯称赞为“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可谓是道家最高的褒奖之语。

    李白得了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自然是意气风发、欢欣鼓舞。他在兴奋之下,一气呵成地写出了《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希冀自己的人生能像大鹏那样自由翱翔、鹏程万里。而这首《大鹏遇希有鸟赋》,便成了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俱怀逸兴壮思飞的李白,辞别了司马承祯。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兴致高昂的他。与从蜀中同来的游伴吴指南在洞庭湖泛舟,结果遭遇了一件十分不幸的事情。

    一群混迹于洞庭湖上的水贼正欲对过往旅客作恶,结果被李白和吴指南撞见,身负剑技的李白仗义出手,结果他是当了一回英雄。可没什么武艺的吴指南却被歹人殴打致死。

    年轻的诗仙,见到同伴惨遭毒手,伏在朋友的身边嚎啕大哭,为自己的武艺不精和思虑不周而后悔。流干了眼泪之后,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连过往的路人听到后都为之伤心落泪。

    因为要继续游历天下,李白只好把吴指南的遗体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则心情沉重地继续东游,打算在东南游历结束之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在途径庐山时,李白作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

    随后,李白又来到了六代故都金陵。他觉得金陵虽然形胜,可惜只是往日之都,呈现出来的是一片衰颓之气,所以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于是婉拒了金陵子弟的频频挽留,在吴姬压酒的告别宴席中,前往越州。

    李白赶到越州之后,流连于会稽山、镜湖、天姥山、兰亭、东山等地,在越中寻仙问道,留下了近百首诗篇,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以生花妙笔为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

    从会稽归来之后,李白在荆门呆了数月,虽然他思乡心切,但因为没有一点功业成就,自觉无颜回转家园,于是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在江夏时,李白结识了僧人行融,经行融的引荐,来到襄阳拜见孟浩然,并与孟浩然一见如故,成为了好友,于是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经孟浩然的撮合,李白做了前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