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愿为老爹做高参(第2/3页)  唐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敲,但却厉害在从真情实感突破,直接击穿了周子谅貌似冷漠坚强的外壳,直达他的内心深处,将周子谅感动的流出了眼泪。

    周子谅有些情绪激动地站起身来,从书桌后方走到周承业面前,将这个已经长得和自己一般高的儿子揽在怀中,还轻轻地抚着儿子的后背,以示自己的感怀与安慰。

    被一个老爷们揽在怀里,周承业浑身上下鸡皮疙瘩直冒,心里痛苦地哀嚎:“我地个娘啊,没想到老周竟然感情丰富如厮,以后可不敢再发动情感攻势了,不然还不得把我肉麻死!对了,还没有见到老娘,千万不能让一个妇人也把我搂住,要不非得憋死人。”

    好不容易挣脱了父亲那“温暖地”怀抱,周子谅又亲切和蔼地说道:“二郎,今日做的好诗文,让张老相公对你青眼有加,还认作义子,来日便不要再出去厮混。用不了多久,你的声名就会在这长安城内响起,到时候莫说去那四门馆就读,就是去崇文馆都有希望,千万不可掉了身份,妄自菲薄!”

    周承业继续表现出一副温良谦恭的姿态,老老实实地说道:“孩儿一定把握这个机会,争取这段时日再做出几首好诗文,不让义父和您失望!”

    谈话到了这里,本来可以结圆满结束,但却因为周子谅接下来随意的一句问话,让这场原本温情脉脉的父子谈话变得沉重和压抑起来。周子谅有些好奇地问儿子:“你那首《登乐游原》五绝诗,后两句名为写景,实乃感慨。作为一个不满二十的青年,你怎么也算不得‘近黄昏’,那么你又在感慨什么呢?”

    周承业等了一个晚上,就等着有人来问自己这句话!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到暮年时,便如夕阳西照,虽然云霞满天,却是时日不多。这开元盛世如今却也像那摇摇欲坠的西阳晚照,眼看着便要因为安史之乱的到来而画上凄美的句号,而周承业的父亲周子谅,更是因为在盛世之中揭了龙鳞,结果苦挨一顿廷杖之后,病死在了流放的旅途之中。

    监察御史风光时,可以凭借皇帝的圣眷扳倒朝中大臣,而一旦失去了皇帝的支持,那就不如一条狗。熟悉这段历史的周承业,虽然无力更改帝国巨轮滚滚向前的方向,但却可以在父亲出事之前尽量多提醒,想办法避免周子谅被李林甫坑害,然后被日益昏聩的李隆基弃如敝履。

    周承业心中酝酿了一下措辞,然后一脸严肃地回答说:“开元以来,大唐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昌盛,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各地土地兼并急速加剧,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庄田,恣意妄为,置国法于不顾。朝堂之上君臣奢糜成风,皇帝日渐疏懒懈怠,权奸把持朝政,庸碌之辈占据高位;北方胡人暗暗积蓄力量,不轨之心昭然若揭。此情此景,岂不是像极了那满天晚霞,虽然瑰丽灿烂,却已是衰落之前最后的荣光?”

    周承业这一席貌似无病呻吟,杞人忧天的话语,落在周子谅的耳中,却像黄钟大吕,让他觉得振聋发聩,深受震动。晚饭之中,儿子吟诵了两首上等诗作,已经让周子谅大感吃惊。如今,周承业用了最为简单的语言,却分析出了大唐存在着盛极而衰的隐忧,竟然比之周子谅的认识还要深刻和透彻,这让做父亲的更加震惊。

    书房之中沉寂了许久之后,周子谅悠悠地问道:“二郎,这些话语是你自己所思所想,还是听人抨击朝政所言?”

    “父亲,这些皆承业自己所思,与别人没有半分干系。”周承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周子谅问:“可知方才那一番话语若是传扬出去,会有怎样的结果?”

    周承业回答:“小则被人攻讦责难,大则连累父亲丢官罢职。”

    周子谅又问:“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在张老相公面前吟诵出这首五绝,莫非你以为他真的听不出来?”

    “孩儿今日便是故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