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五一章 黄金万两(第1/4页)  滇缅行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德国和罗刹国拼杀的战场上,最初几周罗刹军遭受到了极为严峻的考验。德军的突然入侵使罗刹军部分瘫痪,主要是部队撤退得过早过快,回过神来后,在部队调度混乱中战力大打折扣,抵御不住德军的强大攻击。到7月的最后一周,部队损失已达65万余人。芬兰军开始在拉多加湖东、西两面向罗刹军施加压力。罗刹军在波罗的海的处境十分险恶。驻守在列林格勒北部卡累利阿地峡的罗刹第23集团军和据守拉多加湖与奥列加湖中间地带的第7集团军处于几面防御作战,不得不一退再退。列林格勒岌岌可危。

    7月10日,罗刹国斯大宁亲自担任了统帅部总指挥职务。下达了一系列严厉的指令,宣称将对谣言制造者、恐慌散布者和贪生怕死者采取最严厉的制裁,居民中犯法者一律交由军事法庭审理,实行了全面的战时军管。为了制止官兵溃逃和投降,罗刹军统帅部下令第24集团军一次就集体枪杀了600多名士兵。莫斯科军事审判法庭又以“贪生怕死”、“指挥错误”的罪名,判处了西北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参谋长克里莫夫斯基赫少将、通讯主任格里果里雅夫少将,第4集团军司令科罗布科夫少将死刑并立即执行。斯大宁阵前挥泪斩将,使混乱状况暂时得到了遏制,各条战线逐渐有了一些秩序。与德军且战且退,两军呈胶着状态。德军每前进一步,都开始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了。

    希特勒受速胜论的战略思维影响,在情报部门错误的分析和引导下,过低地估计了罗刹军的战斗力。闪击战突袭取得了预期的成功,他欣喜异常,狂傲地宣称:两个月攻占罗刹国!可是,罗刹军比他预料的要顽强得多,虽然大规模溃败,但没有停止过抗击。而德军在广阔的战线上不断进击,兵力也渐次被分散了,特别是步兵数量不足,而且装甲部队的补给也发生了困难,强劲的进攻势头有所减缓。希特勒十分焦急。

    德军陆军军需部长瓦格纳统帅部汇报道:由于受生产能力和运输条件的制约,前方部队已经出现了粮弹和燃油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一是食品,每月缺口1000吨;第二是燃油,每月缺口5000吨;第三是橡胶,储存只能用8个月。还有牲口饲料、弹药、装备、衣物、防寒用品、帐篷,特别是药品奇缺。在运输上,缺少油罐车。由于罗刹国的宽轨铁路和欧洲的标准轨铁路的尺寸差异,许多铁路只有少量缴获的罗刹机车在运行,军需部门不得不在公路上用汽车或骡马大车运输物资,运量和速度受到了很大限制。德军统帅部为此深感头疼。

    德军前线的供给窘迫没能逃过华夏军事观察组的眼睛。华夏军事观察组代表李喜子秘密会见了瓦格纳,向他引见了一位华夏军火商孟拉。孟拉就是武装部队后勤部长拉孟,他早年跟刀玛在驮队学习过做生意,又跑了多年的运输,后来又长期干着后勤工作,也是个做军火生意的行家。在意大利威尼斯水城的一幢普通别墅里,瓦格纳和孟拉先生秘密见了面。瓦格纳一下子就拿出了近百个品种的采购单,孟拉先生道:“您要的东西我大部分都可以提供,但只能是民间交易行为,而且要秘密进行。双方交货地点就定在威尼斯,水陆运输费用各自承担。由于是战时非常时期,纸钞大都失去了兑换比值和功能,所以双方只能是以物易物,而且我的价格可能要高一点。”瓦格纳道:“我们能提供的实物大都是钢材、铁矿石、煤炭、化工原料和木材等,再就是金银和铜了。”双方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后,定下了每4吨钢材或2吨铜材换1吨汽油或柴油,其它物资交换比照此价类推。暂定第一批物资为燃油20万吨;面粉10万吨、骡马饲料2万吨、帐篷1万顶、赶制德制被服(被、衣、鞋、帽)100万套、5种常规制式炮弹100万发;药品100吨。总值约20亿亚元。德方负责提供港口和库房,双方各派驻人员衔接,调集所交换的第一批物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