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二六章 石油价格(第1/3页)  滇缅行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佳永随保密局来人去到了卡塔尔王宫宾馆。原来是乌斯曼中午要宴请大舅哥。赵依曼问:“大哥,二姐的孩子还好么?”陈佳永道:“胖嘟嘟的,好着呢。”依曼感叹道:“二姐追随孙先生,为华夏复兴辛劳奔波多年,是各党派公认的大姐大。可惜先生早逝。但老天待她不薄,送了一儿子来,还有大哥你对她的好,她后半辈子真有福呵!”陈佳永道:“小妹也不是一样么。”依曼道:“二姐是没有子嗣,我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可不想和你再生了。”陈佳永笑道:“你想生也无妨的,不就是坐个月子么。”依曼道:“你们男人总是想得简单,十月怀胎、临盆受苦,都是女人在遭罪,可可地二姐怀了15个月,多难呀。”陈佳永道:“你在政协还得尽心帮她。”依曼道:“那还用说么,都是应该的。”陈佳永道:“二姐在月子内还不能露面,你可要多操些心。”依曼唯唯应了。二人正说间,有王宫侍者来请。

    陈佳永和赵依曼、林雪燕、刘先忠、李喜子随侍者七弯八拐地来到了王宫一个隐秘宽敞的所在。阿滢和乌斯曼早就候在那里了。乌斯曼用不太流利的华语道:“我尊敬的大舅哥,您隐身前来,我就只好在寝宫里请您了。”陈佳永道:“咱们本就是一家人么,这样最好。”阿滢叫过了她和黄怀谷的一儿一女,还有和乌斯曼生的两儿一女来见过了舅舅,一大家人都见过了,怕有三四十口子人。陈佳永道:“兄弟,你好福气呀。”乌斯曼道:“大儿子乌哈尔20岁了,还在华夏西安大学留学。大女儿出嫁了,嫁的是斯特凡大公的三儿子,和女婿自己开着石油公司。其余的都还在读书呢。”陈佳永知道阿拉伯人有早婚的习俗,乌斯曼才39岁就已经当外公了。

    豪华的膳食间里,阿滢摆了一桌精致而又丰盛的云南菜,陈佳永闻着过桥米线的香味,道:“阿滢妹子,你没有忘本呵。”阿滢道:“忘得了么。”乌斯曼道:“阿滢专门从华夏云南和四川请了两位厨师,让我家享受了不少华夏美食。我就喜欢用干馕饼泡着这米线鸡汤,哇,味道鲜美极了!”乌斯曼用葡萄汁陪着陈佳永几位喝白酒,大家边吃边谈了起来。

    乌斯曼道:“十分感谢李喜子将军在十年前的哈伊马角冲突中将半岛边界向南平行推进了80公里,为我们增加了宝贵的1千5百平方公里土地,拓展了陆地纵深。虽然是沙漠,但是我们近10年来已经将南边沙漠变成了绿洲,大片的草原和森林成为了波斯湾沿岸绿化的样板。在海湾国家里,我们卡塔尔王国的油井数量并不是太多,海上17口井,半岛陆上18口井,但是人均拥数量和原油提炼综合能力在海湾均为第一。这都有赖我的女王经营之功呵。”

    阿滢对乌斯曼笑道:“我个人有什么功旁呀,这都是我娘家人在真心帮助你。当初施宗宇部长主持打的海上油井,哪口井先出油,油就归我们;哪口井出油量大,又归我们。你乌斯曼一连选了5口高产油井哪,油不愁销路,被华夏石油总公司包销了。钱就哗哗地来了,半岛也才有了发展的本钱。我娘家又免费为咱们培训了1500名石油技师和工人。还派人教咱们种地、种草,植树造林。特别是半岛缺水,水比油贵。当时你住在我的游轮上就不想上岸了,说是每天可以痛快地洗个澡。游轮的海水淡化设备不停地工作,你是一船船不停地往岸上装运呀。后来娘家又帮我们建起了海水淡化工厂,半岛上才破天荒地安装了自来水管道……”

    乌斯曼道:“我们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大舅哥您们的帮助。这不,又一座石化联合加工厂在杜汉市快建成了。能使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再上升5个百分点。我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1万美元,已经领先世界各国了。”

    陈佳永道:“当初我们是为石油而来,但我们不是像英法倭那样进行掠夺,而是先帮助你们富裕。你当时承认了半岛西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