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二章 胡岗谷地(第1/3页)  滇缅行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晨,两队人马从莫梭寨出发了。段启山带着刘婉蓉等向东南去了榔?寨驮粮食、枪弹等物资;王志伟一行则随刘总舵主向西北的马高寨方向而去。下午时分,他们赶到了距离马高寨不远的一处叫做“蚂蟥梁”的山梁上。这里已经地处胡岗谷地了。远远望去,只见那马高寨子裹在了一片冰雪之中,间或有几缕炊烟从房顶冒出,才为寨子添了几分生气。公路上,偶尔有汽车往来行驶,那寨中的一个高高的哨楼上,有英驻军的哨兵在上面值着岗。王志伟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就对刘总舵主道:“您就在这儿扎营守候着,我带几个人先进那寨子里打探一下情况。”刘阿根就派了熟悉马岗寨子的两名手下领着路,还有马奇和郎杰,他们几人装扮成了当地山民,就去到了那马高寨。

    马高寨子不是很大。地处在南北两条江交汇处上游的一个台地上。寨子的公路从南北两端架桥而过,四周地势比较险峻。寨子里大约有500来户人家。以街巷为集市。英军的军营,紧靠在公路东侧,从远处看那营房的建筑规模,大约驻有200名英军。王志伟就叫马奇去那小街上的铺子里购买了一些山货和几张上好的皮子,几人就去到那军营大门前去兜售。

    这马高军营里的英驻军,曾经在马鲁嘎和太帕卡等地驻军的配合下,对周边出动了好几次“清剿”,镇压了一部分“刁民”,又将那华夏青龙帮的势力基本上驱赶出了胡岗谷地,基本上就高?无忧了。这些年来,胡岗谷地确实也较为平静,因为这一带蛮荒之地,几乎不可能有什么武装力量能与大不列颠的现代化军队抗衡的!所以,英人以“王”者自居,久而久之,在防备上也就松懈起来。英军中的绝大多数人也都认为他们只是在这里来服军役而已,而不是来战斗的,熬过了几年,捞上了一把,就赶紧回本土去也。

    王志伟他们的山货和皮毛,几乎是叫着半价出售,就吸引了英军们。一位军官见军营大门口围有一群人,就逛了出来看看,原来是几个卖东西的山民,他笑了笑,正要转身回去。却见一个山民操着夹生的英语对他道:“尊敬的上尉先生,这是一张珍贵的豹皮,我家老婆生病了,您就随便给几个钱买了它,让我去抓药吧。”那上尉拿过豹皮看了看,还真不错,就随口道:“给你5个便士。”未曾想那山民竟然答应了。上尉心道:“这张皮子随便都要值1个以上英镑的,这岂不是捡到了一张好皮子么,?回本土给太太做一件大衣也好。”他一摸口袋,身上带的零钱却不够。那山民哈着腰,谄媚地道:“我将这皮子送到您房里去吧。”上尉就扬了扬下巴转了身,那山民捧着皮子就赶紧跟了上去。到了营房里,上尉给了钱,那山民又唠叨着连声感谢,弄得那上尉好像就成了一个施舍者一样。他的感觉好极了:真是些愚昧的白痴!他就道:“你今后多弄些这样的皮子,还是这个价格来卖给我。”那山民答应着,就捧着钱慢慢地出了门,装着弄错了方向,在营地里东绕西绕的走了一大圈才走了出去。

    在马高寨子的一个茶馆里,随行的青龙帮人向王志伟介绍到:马高这一带住的人很杂,有当地的克钦人、藏人、华夏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回族人。马高寨处于交通要道上,在英人没有修筑公路以前,这里自古以来也是一条主要的贸易商道:从内地云南昆明到达葡萄后至阿萨姆,再从孟拱通过胡岗谷地,最后抵达印度的迪布鲁格尔。商道上的驮队主要是回族人,当地人称他们“潘泰”即“滇籍穆斯林”的意思。这一带翡翠矿脉很多,几百年来,一直都是咱华夏人在这里开采着,还派有官兵驻守。后来,大清软弱无能,很多翡翠大矿山就被英人占了去。一些中小矿也被克钦人占据了,华夏人一般在3-5月份随马帮来这里做买卖和当季节性劳工。商驮带着泡菜、豆腐、干面、香辛料、板鸭,各种点心以及大量的锅、斧、锯、锄等铁器,换回翡翠等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