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三 第一百七十四回 撕13打脸(第2/4页)  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么结果。像三国后期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接下来在对辽东用兵的事情上所作出的分析是“去百日,回百日,战百日,休息六十日,如此一年足矣”。而司马懿的军事能力不见得就会比老曹差吧?所以司马懿对辽东问题作出的时间推算,大致上也可以引用为老曹对辽东那边的战争时间的推算。硬要说得再清楚一点的话,大致上就是老曹认为陆仁从与辽东方面正式开战时开始算起,怎么说也得要半年以上才能拿下辽东。

    老曹对两辽地区也是有想法的,所以老曹还作出过这样的判断,就是他如果不带兵离开河北地区,陆仁很可能都会没胆子去对辽东动手……不过还别说,陆仁当时真的是老曹如果没有带兵去打汉中的话,陆仁也不敢对辽东动手,所以一直是在献帝刘协那里打着外交嘴炮,然后老曹就生出了一份既不是错觉,却又是错觉的那啥。反正老曹是放心的带兵去打汉中了。

    而老曹这时的想法,是他打完汉中并且带兵回到河北的时候,陆仁和公孙渊应该还在辽东地界上打得正激烈,而且很有可能双方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那么老曹就可以带着兵轻轻松松的过去坐收一下渔人之利。最次最次,也能够在双方的中间充当一下和事佬,然后大捞好处。

    但实际的情况呢?这里要再次的说清楚一下,陆仁安排的“难波船”事件是在建安十九年的秋季八/九月间,然后陆仁处心积虑的东搞西搞,时间就拖到了建安二十年的春夏交际之时。

    原本陆仁是准备在端午节过后就对辽东发动攻击,尽可能的避免在辽东的寒冬季节作战,但是由于“他”的意外出现耽误了陆仁三个多月的时间,所以陆仁方面真正对辽东展开作战已经是建安二十年的九月了。

    虽然是因为意外事件拖后了陆仁三个月的时间,但这三个月的拖后,却也正好坚定了老曹认为自己可以及时赶回河北去坐等收渔人之利的信心。但最后的结果,却是陆仁方面只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整个辽东给拿了下来。而这样的一个结果,实在是太过出乎老曹的意料之外了。老曹是人不是神,真的是打死老曹,老曹也想不到陆仁竟然能只用三个月就拿下辽东。

    那么是陆仁用兵如神吗?绝对不是。事实上,陆仁自己都很清楚自已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其实非常的不够看,而且陆仁有外挂,对某些事情心里有底,所以面对自己这里耽误了三个月的实际情况,陆仁也是不得不动用了进行冬季作战的后备方案。

    只能说,陆仁能够有这样的成果,与陆仁在前期玩了那么多的花招,作了异常充足的准备工作有着莫大的关系。正是因为做足了相应的准备工作,才会使得陆仁对辽东的攻击就有如一门积存了足够的能量的电磁炮,然后就来了个“一发ko”。

    这些情况就说到这里吧,只说此刻的老曹正在揉着脑壳,心不在焉的听着幕僚们对接下来的战局的建议。而此时此刻吧,虽然刘晔不在了,司马懿还在徐州当着刺史,没有像原有的历史进程那样在汉中这里建议老曹应该抓住时机对蜀地进行攻击,免得刘备得到了喘息时间而在蜀中做强做大,可仍然有不少有眼光的人在建议老曹这时应该对蜀中进攻。只是他们又哪里能明白老曹这时对自家大本营内部和外部的担忧?

    外七八糟的争论声让老曹的头愈发的头痛,最后索性摆了摆手示意幕僚们散会,老曹自己则跑去了廊下吹吹十二月的寒风缓缓脑子。

    有些人心情烦闷的时候喜欢听点优美舒情的音乐来舒缓一下心情,老曹就是这样的人。而在这个时候吧,去找乐工乐队什么的有点不太方便,但这却不是问题,因为在张鲁的收藏品,现在已经是老曹的战利品之中就有着夷州出产的留声机。只不过比起陆仁送给老曹的那几部,张鲁的收藏品就有点不够看了,毕竟陆仁送给老曹的可是限量版,张鲁收藏的却只是大众版的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