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二 第二十二回 船至柴桑(第1/6页)  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降帆!下锚!!”

    随着各船号子手们的喊号,陆氏船团的十六只大船相继停靠到位。陆仁站在海马号的船头,低头俯视了一眼这座可供陆氏船团的大型船支停靠与进行货物吞吐作业的“而”字型简易木制码头,微笑着向身边的糜贞问道:“我们修这座货运码头花了多少钱?”

    糜贞扫了一眼,小嘴很不屑的撇了撇道:“和咱们淡水城石筑的码头相比,这种破破烂烂的木制码头能花多少钱?买些木料再请些人丁依图而为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主要是去年秋末我把你送到荆州,回头到柴桑来修建这座码头时正值初冬农闲,派些人去附近的村落里一叫,再把你陆仆射的名头亮一亮,马上就招募到了好几百人。人多好办事,才一个月不到的功夫,这座码头基本上就修建成了。不过说真的,这个码头眼下也只能是凑合着用,若是按你心中所想的那样,要把吴郡的陆氏宗族迁居到柴桑来,然后再正式在东吴境界做大生意的话,这码头我们早晚得扩大重建。”

    为什么要建码头?主要是因为陆氏船团的船都是吃水相对较深的近海贸易用海船,而在当时的柴桑并没有能够容纳与停靠这种船只的民用码头,东吴水师的军用码头陆仁也不敢去打主意。因此在建安七年秋末,陆仁在柴桑呆过数日,专门找了一片合适的滩头,再让负责夷州往内陆货运的糜贞就按照给出的图样,花钱请人打桩垫石的修建了这么个可供陆氏船团的海船停靠的“而”字型码头。随着这个专用码头的建成,陆仁手上的夷州淡水城的货物也就算是可以正式的进入吴境市场。

    不过到目前为止,夷州的货物在柴桑的贩卖量还并不大。一是夷州目前的产能有限,暂时还分不出太多的货物转卖到柴桑,反过来目前的柴桑还不及襄阳那么繁荣稳定,百姓的剩余消费能力并不高,货物多了也没人买;二是吴境的吏治相对来说比较清明,不像襄阳可以让陆仁、糜贞在暗中玩那么多的小花招。多的也不说,像目前夷州较为紧缺的铜铁器皿之类的东西,在柴桑这里陆仁与糜贞基本上就买不到。所以一直到现在,陆仁与糜贞在柴桑这边主要也就是购置一些吴境内的生丝、草药之类的土特产而已。

    陆仁与糜贞正在船头上谈着事,码头的木制桥道上早有数人小跑过来,自舢梯登上海马号后来到船头向糜贞行礼。为首之人恭敬的道:“糜安见过大小姐……哟!主公竟然也来了!”

    现年四十来岁糜安原先是糜竺家中的一个家丁小头目,自糜贞当初躲避吕布的逼婚,去许昌投奔陆仁的时候起,糜安就一直呆在糜贞的这一支糜氏支流当中。建安七年冬,柴桑的这座码头刚刚修好的时候,糜贞考虑到这座码头船团往往要三、四个月才会用到一次,平时需要有人照看与养护,就留了办事比较稳重的糜安与一些相应的人手在这里负责这件事。此外也算是为了照顾一下这一小拔人,糜贞另外掏钱出来给糜安他们在这座码头的边上开了一间茶酒坊,让糜安他们能赚些自己的小钱。当然,码头一定要照看好。

    此刻陆仁只是随意的笑了笑并示意糜安不必多礼,糜贞则开口问道:“这几个月当中没什么紧要之事吧?”

    糜安道:“回禀大小姐,码头这里一切安好……”

    话音未落,黄信便从船尾那里嗵嗵嗵的赶了过来,向陆仁急急的禀报道:“主公,岸上东吴军士不知为何正在将码头团团围住,江面上我们各船的离岸水道也正在被东吴水军的战船堵上。我等当如何应对,还请主公作速定夺!”

    陆仁微微一楞,糜贞的一双秀眉却马上就皱了起来,向糜安愠道:“糜安,这就是你所说的‘一切安好’?东吴的税赋我可从来没有少过他们分毫,那东吴军士现在把我们船团围起来却是什么意思?”

    “这这这……”糜安立马就懵了。一直都风平浪静的,突然出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