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一 第一百一十二回 天意难违(第1/4页)  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许昌城南,荀氏故宅。

    数辆运粮牛车停在了这所荀氏故宅的大门前,最前方的马车上的陆仁与郭嘉下车后,陆仁吩咐诚、信去引导送粮人众把粮米搬去后院粮仓,郭嘉则在抬头仰望大门上方的横匾。

    “抚幼义舍……没看错的话,这字体是文若的笔迹。喂,你们两个真的兴办了这么所义舍出来啊!?”

    陆仁白了郭嘉一眼,顺手又向郭嘉竖起了中指:“我靠!你当我发去许都周边各屯的令文是假的啊?今天送来这里的百石粮米又都是假的吗?我告诉你,我是二月初的时候发下令文,同时荀文若就命人收拾这所宅院出来,我们两个准备这里大概是用了半个月。结果义舍一开,才不过二十来天的功夫,许都周边各屯送来的流浪儿就有上百个之多!”

    郭嘉探头向门内望了一眼道:“上百个?怎么我一个都没看见?”

    陆仁没好气的骂道:“竖起你的耳朵听一听行不行?这不都在里面读书嘛!”

    郭嘉闻言后侧耳倾听了一下,宅院中果然有阵阵孩童书声传来。郭嘉楞了许久才迟疑着道:“臭小子,过百孩童的衣食之费已经不小,你还供他们读书识字的,就你那么点俸禄供得起吗?”

    陆仁嘿嘿奸笑道:“还好啦,毕竟事是死的但人却是活的嘛!闲话少说,我先带你进去看看,等看过之后你就明白本人其实是多么的聪明了。”

    郭嘉鄙视了陆仁一眼才跟着陆仁进到宅院之中。

    其实在许多事上陆仁远比旁人要清楚得多。就拿当时荀彧说要和陆仁合资办这所孤儿院的事来说吧,陆仁知道荀彧的俸禄虽然是侍中、尚书令两职并领的比两千石,但荀彧动不动就“禄赐散之于宗族知旧”,手头上常常紧得要命,每个月能拿出二十石来供养这些孤幼就很不错了。所以孤儿院在按陆仁的计划得到官府的财政支持之前,实际上完全得靠陆仁的俸禄给支撑起来。

    陆仁细心的算了算帐,他每月的俸禄有一百六十余石,家中又没几号人的,留个六十石下来尚有盈余,也就是说他每个月能拿出一百石来维持孤儿院的运作。而在当时一百石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巨款,在孤儿院的孩童收养数字还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陆仁也完全承受得起。因此陆仁向荀彧建议,房舍人丁由荀氏提供,孤儿们的衣食物资则由他来提供。这不前天孤儿院的负责人告知陆仁说米仓将尽,陆仁今天就按人丁数量送了三十石粮米过来了吗?

    其次陆仁也知道完全供养这些孩童不太合适,也得让这些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力更生。于是安排年纪稍长一些的孩子在孤儿院中担任半个院士,也就是由他们去照顾一下照顾年幼的孤儿,或是清洁房舍、厨房帮工什么的杂活;同时把孤儿院旁边的十来顷空地划入孤儿院的范围,开垦成菜园子让这些孩子们自己耕种;剩下的孩子们嘛……反正孤儿院中的孩子们都是上午读书,下午由院士组织着出城去砍砍柴再运回来。

    别忘了那年头木柴也是要拿钱买、拿粮换的,陆仁穿越之初在徐州混日子的时候还不是靠当樵夫来维持生计?现在孤儿院里的几十个孩子出城砍柴拾柴,一天下来弄个两、三百斤木柴平常得要命。运回城之后一部份孤儿院自己留用,多出来的还能按市价卖给附近的居民。如此一来连带着附近的居民都得了方便——家里没柴了想买柴,去孤儿院买包准买得到。

    陆仁这样安排一方面能节省孤儿院的开支,另一方面还能培养这些孩子勤劳刻苦的心性,不都说德智体美劳得综合发展吗……有点胡绉了。反正自孤儿院设立之后,在许昌城中就出现了这么一幕奇景——每天的午时一过,就会有五、六个荀氏子弟领着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孩子们整装列队外加推着几辆独轮车“浩浩荡荡”的“杀”出许昌城门。而这在当时人们看来奇特的队伍,也总是在齐声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