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一 第七十六回 对阵豪强(第1/3页)  三国求生记同人修改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冬雪初融,濮阳城外。

    一行车驾来到了城外正在翻耕土地的农场,陆仁自车上跃下,抬眼望了望正在忙着翻耕土地的人们,脸上挂起了几分笑意。

    “校尉,韩都尉来了。”韩都尉就是夏候敦的副将韩浩,夏候敦调守濮阳的时候与夏候敦一起来了濮阳。

    各自见礼,陆仁又环视了一圈才向韩浩问道:“元嗣兄,陆仁到濮阳的时日方短,也不知此间的民情如何,且要四处考较地利难以分身,所以这段时间的慕民一事全由元嗣兄代劳。却不知这段时日里元嗣兄慕到了多少屯田人丁?”

    韩浩笑了笑,竖起了三根手指。

    陆仁哑然道:“只三千人众?”

    韩浩摇摇头道:“不,只半月时间,浩便慕到了三万之众。”

    “多、多少?三万!?”一听这个数字陆仁就吓了一跳。他现在是濮阳令,自然要接手濮阳相关的政务资料,而初到任时陆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算濮阳的户籍。按陆仁的查算结果,濮阳在两年前的人口是大概三十万不到,但是现在能有二十万就不错了――也得想想这两年是谁呆在濮阳,间中又出过些什么灾荒是不是?按陆仁的想法,是韩浩能招慕到一万人左右就不错了,可韩浩劈头就是一个三万过来,还只是半个月就招到了这么多,陆仁能不吃惊?

    猛甩了几下头,陆仁带着几分犹豫追问道:“韩都尉,半个月你就招来这么多的人丁,你……没有用强吧?”

    韩浩面上作色道:“陆校尉以为韩浩为何许人也?民若不愿,吾用强何益?”

    陆仁还是有些不相信,必竟在史料上有关与曹操实行屯田制时,很多百姓因为不乐意而逃亡的记载,于是极为怀疑的问道:“真的……全都是自愿的?”

    韩浩道:“陆校尉如若不信,可以带上三、五百的人马,随便寻几处城外村落,向村中百姓具言慕民屯田一事。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相信会是整村整村的人都自愿相随。”

    这韩浩韩元嗣的臭脾气陆仁是老早就见识过了,现在听韩浩认认真真的说出这种话,陆仁是想不信也得信。迟疑了片刻,陆仁便紧皱起了双眉,手也在脑后乱抓了起来,心道:“怎么会这样?一慕就慕来这么多,还都是自愿的,和史料上的记载简直完全不一样,难道是那些史料在耍我……呃,这句台词有点熟。”

    想了很久陆仁才渐渐想通。其实会是这种结果也没那么复杂,主要还是因为濮阳这两年是在吕布的手中又曾遇上过蝗、旱两灾,而吕布这种人哪里会明白农耕的重要性?对吕布与其麾下的士卒来说,没粮草了就抢、就掠夺,那濮阳这两年的农桑诸事不被破坏的七零八落才是怪事。现在濮阳只是初归曹操治下,说得难听点真的和一个烂摊子差不多,周边缺粮少食的百姓多得是,现在一听说曹操慕民屯田,且不止提供农具、种子,还可以把府库中的粮食暂借他们当口粮并允许他们在秋收后归还,为求生存不来才怪了!

    想通此节,陆仁又去田中唤过几个百姓问询了一下,从百姓的口中确认到自己的想法**不离十之后回到韩浩的跟前道:“这么多人丁,远远出乎我的预料,韩都尉管得过来吗?”

    韩浩道:“浩已向夏候将军借调了两千兵马分扎于各屯,约束住这三万屯田百姓不是什么难事。现在浩已将这三万百姓分为十屯,每屯三千人,正在按陆校尉先前给出的图样,号令百姓开垦濮阳西侧的上万顷农田,至于之后的理民农事,就由陆校尉多加费心了。”

    陆仁点点头。韩浩已经帮陆仁做好了前期工作,陆仁又有了一年的屯田经验,后面的事相信会方便许多。只是会不会一帆风顺,陆仁心里也没底,但有一件事陆仁却能肯定,那就是他会忙得团团转。

    ――――――

    转眼间已是二月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