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准备过年(第1/3页)  汉末的幸福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逝者如斯,时光如水。

    眼看着冬月过去,腊月到来。

    这一个月里,王石一点事儿都没有,整天就随处瞎逛荡,溜溜狗,溜溜恐龙,悠闲自在,颇有点地主老爷的气势。

    老村正就经常抱怨,说王石这小子是大老爷,啥事儿都不干,眼睁睁的看着他一个老头子忙进忙出,也不来帮帮忙,一点也没有敬老爱幼的德行。

    每到这时候,王石就嘿嘿的笑。

    村里行政方面的事儿,王石一早就打定主意,绝不理会。

    谁没事儿去管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啊?不是有村委会嘛。再说了,老村正口里抱怨,脸上却红光满面,笑眯眯的,说不出的满足,王石哪里看不出来?

    就快过年了,王石正在为这事儿操心呢。

    说起来,汉朝以前过年,是没有准确的时间的,有的地方十月,也有十一月的。但自孝武皇帝时制定‘太初历’,定下一年最冷的时节即为正月是一年的开端,于是过年的时间就定下来了。

    为了过年,王石专门请教了村里的老一辈,甚至还专门跑到富平,去向李老咨询。

    这年头,过年是一定要过的,但并没有后世那样众多的庆祝活动。

    首先,没有小年。这年头,灶神都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呢,谁知道祭灶过小年?

    其次,没有舞狮子,也没有贴对联的习俗。

    另外,吃食也没有后世的丰富。

    但这个时代,比后世更重视过年。后世,只把过年当成一个节日。而这时代,过年是为了祭神,为了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其意义十分重大。

    过年的时候,要在门上画虎,挂桃符、桃人和芦苇绳索。

    桃符要刻上神荼、郁垒二神,用以镇邪避煞,驱赶恶鬼。

    传说在苍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树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有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

    于是,过年挂门神桃符、桃人,画上虎图,还要挂一根芦苇做的绳索在门上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然后,还要祭祀风神、雨神和太一尊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最后就是祭祖,祈求祖宗保佑,后代平安。

    当然,也有一些传统活动,譬如假面戏。这是西凉一带的传统节目,就是让人戴上假面,扮演各种人物,表演节目。假面有各种类型,神啊,鬼啊什么的自不能少,还有历史人物,譬如楚霸王项羽和高祖刘邦。

    人们带上这些面具,演绎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以表达对他们的崇拜、怀念。

    另外,也有舞龙的节目。

    舞龙承继商、周祭天的遗风,用以祈年,表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意思。

    但舞龙是上元节的重头戏,所以过年是没有的。

    王石这几天一直呆在家里,计划着过年的事儿。

    今年对于王家村来讲,是一个新生的年。

    所以王石觉得,有必要做的更隆重一些。一来更激烈的表达村民们对来年的期待和祈求,二来也彰显王家村的气度,使得新老村民更融洽,加强村子的凝聚力。

    考虑了好几天,王石觉得,首先,就是要开大宴,办流水席,让王家村以及附属的十几个村子,所有人都来吃席。

    其次,节目必须要更丰富一些。

    假面戏不可少,但王石觉得,还可以将舞狮子、旱船等等后世才有的一些特色节目也加进去。不过这比较麻烦,须得召集一帮人训练才行。而且王石对这些节目也只是大致了解,并不完全明白。说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