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一章 项庄复楚(第1/2页)  强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秦天下。

    随着北方匈奴人的分崩离析,而倏然间失去了最有威胁的敌人。但在它的南方,在大江之南,秦国的统治则远远没有达到治靖安宁的地步。

    江南的春天。

    总伴着阵阵的细雨霏霏,难得有晴天的日子,山林中的野花会争相的竞放,让人瞧着心旷神怡。

    武夷山道。

    由越国故地前往闽越王城的山道上,一支打着“项楚”旗号的军队正在向南而行,队伍之中,一个身材粗壮、脸有虬须的将领高仰着头,不停的催促麾下的士兵快速跟进。

    项楚已亡有一年。

    在这个时候,还打着项字旗号,坚持以楚为国体的人,正是项氏最后的希望:项庄。

    自南渡以来,项庄率领着一众残兵败将转战江东,并先后与番族、百越等多个部落的首领达成联合抗秦的统一意见,但这种联盟在强大的秦军压迫面前,一次又一次的瓦解消散。

    时间飞快,转眼从项羽身死、楚国覆亡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近一年有余,项庄在渡江回到江东之后,也经过了一番努力和挣扎,但随着秦军一支支不断的南渡,项氏在江东的根基也开始动摇。

    上岁十二月末。

    项庄鼓足勇气,率领着七拼八凑起来的残楚舟楫战兵近万人,与秦将蒋渝在太湖之畔进行了一场自吴越争霸之后的大决战。这场大战,是项庄寄希望的一场舟楫水战。江东子弟善楫,有了这一点优势。项庄要以一场胜利来告慰项羽的在天之灵。

    然而,战事的进程却让项庄失望之极。

    秦军参战的兵力数量达到了空前的五万余人,而更重要的是南渡的秦军,一多半就是刚刚投降了秦国的前楚军,这些兵士中间更不乏来自江东的将士。士兵除外,将领一级里面,秦军中也有前楚大司马周殷、将领丁公、桓楚等人。

    这几人中,周殷就做过二年的江东留守。对于南方的情况相当的熟悉,而桓楚更是项羽昔日的骑都尉,其能力与项庄几乎不相上下,只是后来因为战伤而失去了在楚军中显名的机会,这一次,桓楚在看到季布、钟离昧等故楚大将均降了秦国,才始听从劝说出任秦军中的一级偏将。

    桓楚本是江东人氏。其出身水寇,与大盗英布还有渊源,项庄在水战上的本领,有不少还是从桓楚那里学来的。

    大战的结果,以项庄再一次大败而告终,唯一让他幸运的是。不久前招募的一支由生番越人组成的援军从钱塘一带赶来,正好解了他的困境,这一仗项庄的部队损失兵力多达六千余人,其中更有不少的骁勇之士。

    无奈之下,项庄决定率余部继续向南撤退。伺机与在闽越一带活动的古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会合。

    无诸是越王后裔,昔日楚国灭越之时。无诸的祖先带着族人南逃闽地,在始皇帝统一全国之前,无诸曾自立为越王,但随后被始皇直接不客气的降为君长,这一点怨气积在无诸的心里多时,也让他加入到了反秦的各路诸侯之中。

    当然,以无诸的实力和所处位置,他要想真正出兵加入中原战事,几无可能,顶多也就是派遣一些族中的勇士,加入到反秦诸侯的队伍中。四年前,五岭越族的首领梅涓率部支援汉王刘邦,与李原秦军决战荆南。

    其队伍之中,就有无诸的部众。在刘邦败亡之后,无诸、梅涓等南方反秦力量选择了退回大江以南休养生息。

    在走投无路,江东已无法立足的情况下,项庄只得投奔无诸。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对项庄这样一个暴躁性格的人来说,但现在,他只有这一条路可行,剩下的不管是投奔梅涓、还是投往唯一还有地盘的诸侯王吴芮,都将面临秦军下一步的打击。

    以项庄对吴芮人品的了解,可不能保证这个两面三刀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