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忘记历史等于被叛—南京大屠杀(第1/12页)  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京大屠杀《转自百度百科》

    百科名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全部章节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目录

    事件背景

    历史过程

    屠杀经过

    1.大规模集体屠杀

    2.杀人竞赛

    3.强奸

    4.文化掠夺

    参战部队

    证据确凿

    1.收尸记录

    2.非交战国人证物证

    3.受害者人证

    4.侵华日军及战后日方的人证物证

    相关事件

    遇难人数

    1.计算

    2.历史记录

    3.日方辩解

    责任认定

    1.1、日军在大屠杀期间普遍地杀人和强奸。

    2.2、残暴为日本军事训练之核心。

    3.3、“南京大屠杀”的直接责任问题。

    相关报道

    背后推手

    牢记历史

    纪念活动

    同名电影

    事件背景

    历史过程

    屠杀经过

    1.大规模集体屠杀

    2.杀人竞赛

    3.强奸

    4.文化掠夺

    参战部队

    证据确凿

    1.收尸记录

    2.非交战国人证物证

    3.受害者人证

    4.侵华日军及战后日方的人证物证

    相关事件

    遇难人数

    1.计算

    2.历史记录

    3.日方辩解

    责任认定

    1.1、日军在大屠杀期间普遍地杀人和强奸。

    2.2、残暴为日本军事训练之核心。

    3.3、“南京大屠杀”的直接责任问题。

    ·相关报道

    ·背后推手

    ·牢记历史

    ·纪念活动

    ·同名电影

    展开

    事件背景

    日本军队侵入南京城

    [1]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7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庐山声明中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全国上下掀起全民抗战的浪潮。

    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战局急转直下;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结束后,中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11月20日国民政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