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改变了所有人才会具有主人翁意识,才会尽心竭力替自己、为所有人做事。”
刘宗周说:“皇上既然不生气臣就放心了,不过这也是皇上这一年多来一直要求平等与自由的结果,臣开始也想不通,目不识丁愚不可及的普通百姓怎么可能跟我们这些铁砚磨穿饱读诗书的人平等呢?如此一来我们的书不是白读了吗?但后来仔细一想也想明白了,每个人都是爹生娘养的都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除了皇上和荫封的王公贵胄,没有谁天生就该比其他人高贵,要得到高的地位必须付出努力。”
天启摇了摇头说:“王公贵胄的天生地位是因为他们的祖上为国家做了特殊的贡献,但是这些人所获得的好处已经明显太多了,比如全国上万的朱姓皇族,已经成了压在大明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等机会到了朕会慢慢削弱王公贵胄所占的份额□大人既然把百姓从雇工变成了家族成员,那就说说管家怎么管理家族成员吧。”
刘宗周说:“因为雇工变成了家族成员,那么这些人就不会再逆来顺受,他们也有自己的要求和自己的思想,管家们对他们进行管理时就不能只想着怎么执行家主的命令,还要考虑这些被管理的家族成员的要求,这也就是皇上说的上下一致。皇上还多次提到过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臣等以此认为新形式下管家们需要多顾及家族成员的想法,也就是说今后大明的所有官员要偏重于倾听普通百姓的声音。”
对刘宗周这种矫枉过正的说法天启从心里不同意,因为天启认为既然是上下一致就应该是一样而不应该有所偏重,对一个官员来说上级的要求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的,代表的是所有人的共或者说是大局观的体现,下面百姓的要求多是从个体需要出发的,不一定有道理只能考虑多数人的要求□宗周这种从一直以来的zhuanzhi突然变得太**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就好比说危险的东西只能由有责任感的人来管理一样,人手一把刀枪社会肯定会**不已。
天启看了看神情坚毅的刘宗周,知道他没有私心只不过被他自己的激情所打动,不忍心打击他的积极―头看了看徐光启,见徐光启虽然没说话表示什么但也在微微点头,知道他被龙华民、邓玉函等泰西人长期洗脑,对刘宗周的说法是表示赞同的。高攀龙虽然面无表情看不出喜好,但从东林党一贯走亲民路线的习惯来看,高攀龙也是赞成刘宗周的,说不准这里面还有东林党人的功劳。
天启最后看了看信王,见信王在思考于是问道:“信王对刘大人的话有什么看法?”
信王想了想说:“臣弟对刘大人的话感到很新奇也觉得有些不妥,但仔细想来又找不到什么错误,后来想到皇兄自己都带头给朝廷交税,觉得平等思想是皇兄赞同并不遗余力在推行,反过来看刘大人的话也没有什么不对。”
刘宗周问道:“皇上觉得有什么不妥吗?这只是臣等的不成熟想法,皇上认为不对或者觉得时机不成熟可以暂不实行。”
天启说:“对不对朕说了不算,你们是想法朕也只是想法,假如现在轻易地肯定或者否定对大家都不好,等有机会把你们的这个想法在具体政策的制定上体现出来吧,就像博学院搞良种一样,实践后才知道正确还是不正确。现在你说说看在偏重倾听老百姓的声音时,这些官员该怎么做?”
刘宗周说:“皇上前年要求每个官员在上任时和离任官员都要用书面报告的形式交接,要明确写出当地的人口、田亩、出产等具体情况,这在后来的制度制定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皇上年前又曾经说过要官员上任时不但要写现状的认识,还要写出将来他要怎么办,臣认为可以作点修改,如此一来就能够做到上下一致还对下面的百姓有所偏重。”
天启问:“朕是说过这样的话,这还没实行刘大人就想修改,那么刘大人想作什么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