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九章 献策(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桑哥当然立刻就明了叶李话中的含义:想要改变眼下的情形,一方面必须加大对私盐的查处,另一方面,就必须增加官盐的投放。

    历朝历代,之所以私盐屡禁不止,重要的就是其中存在着暴利,可如果官府不断地增加投放量,所谓的暴利就会逐渐消失,这才是打压私盐最有效的方法。

    何况在私盐已经开始泛滥的情况下,朝廷还控制着所谓的盐引,已经毫无意义,不如大量的卖给商人,这样,既可以压低盐价,打击私盐,同时还能给朝廷带来更多的收入。

    至于铁器,双方现在都在管制,所以可以维持原来的做法不变。

    叶李的声音仍在继续。

    “此外,在茶的一事上,在下同样以为,也应仿照盐货的做法,给商人更多的许可。只不过这个许可,应像盐引一样,仅可用一次。”

    ……

    叶李和桑哥都清楚,由于战事,眼下的草原上极为缺茶,商人们同样在私下里贩运。既然如此,就把过去茶的专营也拿出来卖,让追求暴利的商人可以公然做这个事。反正这个许可,他们跑过一次,就需要用钱到官府中再购买。

    叶李的意思其实很明了,就是在为了快速解决朝廷收入的这个前提下,只要拿出足够的钱财,过去朝廷管起来的东西,其许可都可以卖给商人。

    桑哥开口:“先生所言极是,贫僧回头立刻就办。”

    随即他接着说道:“叶先生,贫僧近来在粮食一事上,也遇到了难题。还望先生能不吝赐教。”

    北元在上一年开始的粮食“榷卖榷买”,就像前面说的,主要借鉴的是宋廷的做法。其首倡者是安童,具体的实施,则由桑哥的尚书省来执行。

    这个做法从表面上看,既能够压制粮价,同时还能给朝廷带来一定的收入。但在实际的操作中,难度却十分的大。

    因为朝廷原本征集的粮食,是要用来满足大军征战所需、救灾、或者预备荒年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它们绝对不能动用。

    而对众多的“升斗小民”来说,在北元种种赋税的盘剥下,能填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望,哪里还有什么余粮?因此,真正手中有余粮的,其实都是一些势力盘根错节的“大户”。

    假如这些大户不愿意卖粮,朝廷就根本收不上来粮食,所谓的粮食“榷卖榷买”也就无从谈起。

    桑哥所遇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难题。

    叶李其实原本就对这个前所未有的举措非常关注,而且还曾细致地考虑过、在北元如何来实施。

    在他真正的看法中,这个做法看似很好,其中的风险却极大。因为这实际上是在剥夺一些大户的乱世之财,他们的反对或抵触可想而知。

    他一直有一种好奇的心态,想知道宋廷的这帮人是究竟如何解决此事的。只不过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得到相关的消息。

    现在听到桑哥问起,他顿时自得地笑了笑。

    “大师,此事的难办,在于推及天下。但若是仅在一地,比如大都,其实并不难办。”叶李的声音已经变得很轻。

    桑哥的眼中立时有光一闪,他极力压抑住内心的激动,也低声地说道:

    “先生有何高见,但请直言,此处绝无外耳。”

    叶李轻声接着问道:“朝廷在边地设有屯田,然否?”

    “不错,当初大汗曾调集部分汉军和南边的新附军,在边地多处立营耕地,而且所获颇丰,足以满足营中所需。”

    叶李的嘴巴已经快要凑到桑哥的耳边。

    “既然满足了营中的军食,大师何不上书大汗,将剩下的粮食弄来大都?如此,至少大都这里的粮食榷卖榷买之政,不仅可以继续推行下去,而且还能立刻就压制住大都的粮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