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7章 偷梁又换柱(第2/3页)  转化神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们打算只做试剂测试查看纸张成分。如果先生不放心,可以直接拿到组委会专家组让他们鉴定。”

    张明摆摆手:“没必要那么麻烦。像这张手稿一样的素描画,我还有很多,数量多到我自己都无法相信,所以对于它们的真伪,我一直很怀疑。”

    “嘶……”一群人倒吸一口凉气,数量太多了?如果是仿品,数量多谁都可以理解,如果是真品,拜托,一个黄皮肤的亚裔男子,虽然一口伦敦腔的英文,但是亚洲人怎么可能大量持有梵高的素描手稿?

    工作人员获得张明的同意后,将手稿固定在鉴定台上,戴上白手套,拧开酒精和专业试剂玻璃瓶,拿起棉签开始做准备工作。

    张明问道:“请问真假手稿在涂上测试液后,会有什么表现?”

    工作人员没有迟疑,说道:“真手稿在试剂溶液下会呈现紫黑色,假的颜色很浅。当然了,这种试剂只是简易监测手段,更加高效具体的测试还需要在专业机器上鉴定,可以测定纸张的碳十四年份。”

    张明问道:“展柜中的梵高真迹是组委会鉴定的?能不能拿出来一张现场做一个对比?”

    这个要求已经超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畴,从展柜中取出真迹需要向组委会申请,但是张明的态度很坚决,不可以单独测试他的手稿,要测试就必须两张一起对比测试。张明的这个说法刚一公布出来,不少围观的欧美买家却并不支持他,反而对张明产生了怀疑。

    肯定会怀疑了,张明已经做好了被怀疑的准备。余庆堂的高仿要是这么容易就用肉眼看出破绽,那就枉费了他苦心经营的一番心血。只要不单独做碳十四测试,张明就可以自负无人识破,只要能让这些梵高真迹拿出一张两张,被他过一遍手,他就有本事做一次偷梁换柱!

    围观的欧美买家虽然不支持张明的强硬态度,但也没有匆匆散去,因为工作人员的初步检查,并没有发现明显破绽,也就是说,这张被折叠过的没有好好保存的手稿,不排除梵高真迹的可能性。

    简单点说,谁都知道唐伯虎和梵高的真迹值钱,一画难求,那么现在有一张疑是真迹的画出现在面前,只提出一个并不太过分的要求,那么谁会主动将这件疑是真迹推出门外?谁能眼睁睁看着画主人慢慢收回,再给出一番嘲笑?

    况且,张明是当着诸多买家的面提出要求,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利益,这些只能隔着展柜看真迹的买家,现在能亲手摸一摸看一看实物,谁不愿意?即使不支持张明,但是也没有人强硬反对,大家都在看工作人员怎么处理。

    最终组委会的高层领导过来了,听完详细报告后,来到张明面前。

    一个白发苍苍的和蔼老人问道:“我是组委会副主席罗格。请问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张明呵呵一笑,不搭这话:“我是谁不重要,你就告诉我,能不能拿出来一起比较。如果我的手稿是仿品,对你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难道我还会当着这么多人破坏抢夺玻璃柜中的真迹不成?如果我的手稿是梵高真迹,我会现场处理部分我手中的其他手稿,对你们,对整个欧洲艺术界来说更是好事。对不对?”

    这番话说出来,没有人觉得不对,相反一些顾客和收藏家对组委会犹豫不决的态度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人质疑道:“请问罗格先生,为什么不敢拿出来进行比较?梵高的手稿在第一天展出时就被人买走转移,不允许其他人检查,这是不是黑幕交易?是不是在掩饰什么?”

    这些话让不少人聒噪起来,有人吹起了口哨,吸引了大批采访记者过来。

    罗格先生没有慌张,很快就做出决定,将真品的《拉斐尔与女儿——拥抱》这一张素描拿出来,与张明提供的高仿素描画《普拉西和她的姐妹们——聊天》,两张并排放在一起,然后示意张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