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百年混一日,修行在专一(第2/3页)  狼行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炼金丹,阴尽阳纯,超凡入圣,分形化气,自在追遥,是乃炼神还神者也。人仙者,谦恭持己,善与人同,中年晚景,名利无机,对境忘情,运气接命,抽铅添汞,取坎填离,吐纳随时,导引按节,身心安乐,却病延年,是乃借人济人者也。鬼仙者,性本庸常,不明大道,但执一话头,使心不乱,而得识神触悟为奇,或执斋守戒,身同枯木,心若死灰,定中可出阴神,死后精灵不散,能投胎夺舍,是乃纯阴无阳,终不离鬼趣者也。学道之士,不执着,不偏倚,升堂入室,由渐而深,至道不远,勤行可到。丹经云:“屋破修容易,药枯生不难。但知归复法,金宝积如山。”诚哉是言也。”

    此段是昆仑山入门心法的总章,也只是简单介绍一下修道界里的一些基本知识。杨凌风此刻才算是肯定了这升仙之说。以前有的,只是认为,修为到了一个十分高深的地步,翻云覆雨,移山填海,无所不能。世人便以为这就是神仙。但是现在看来,修为至深之后,倒是真能神游于外,脱离六道了。

    “修炼贵乎忘言守一,忘言气不散,守一神不出。

    一者,太极也。其要妙在乎坤、复之交,循环无穷,神潜于坤,神明自来。坤者,六交也。守静之笃,阴极阳生,六交之下,复生一阳。铅汞从一所生,一乃五行之始。圣仙知一为铅汞,故抱一而修,而阳气复乎五阴之下,一阳萌动,即地逢雷处见天根也。得太极静而生阳,专心致志,绝其杂泛之念,以求先天一气,必委志归于虚无。盖虚元气之所生处。虚无者,身居恍惚杳冥之中,六脉俱停,真息自住,混沌大定,则神明自来矣。神归金鼎,玄牝立基,能生真气,真气化生真铅,精、气、神全,其功方应。小静,神光透于帘纬,金气初现。坎中一点热气,上冲心主,以意顺下,穿尾闾,由黄道,过玉枕,上泥丸,游九宫,自上腭而下。中静,入于无何有之乡,日月停景,璇玑不行,杳冥混沌,天根机动,坤宫如震雷之声,腹中如裂帛之音,膀胱火热,两肾汤煎。以神息沉归海底,轻轻然运,冲透三关;真气如迅雷烈火,默默然举,周流六虚。忽然飞上泥丸,月窟风生,眉中涌出圆光,化生玉液,如冰片之美,如薄荷之凉;降下重楼,送归土釜,即二候得药。

    杨凌风看得此处,心头略有一分惊异。这心法之上一说,似乎自己早已大成。而大成之日,便是前日夜间,从《玄道策》中领悟环形真气的那一夜。而自己的境界比这心法似乎更要高上许多,只是真元流转经络的顺序有所不同。

    看着昆仑山的规模,在修道界也该是龙头位置,想来心法也应该有独特之处,且试上一试,也并无坏处。

    杨凌风想了一想,盘腿而坐,自玄关分出一丝真元,自心法中提到经络的顺序,迅速流转,片刻之后便已完成数十个大周天,却觉得没有什么效果,不禁暗自奇怪。只得第二日去寻上惠静问上一问。而这之前的一晚光景,还不如就按自己领悟的方式修炼。

    杨凌风心头一动,自玄关处生的的真元,又是加厚了几分,总共四道真元,同时运作。自经络处又是一阵涨痛之感。杨凌风不动声色,也不去理会,知道将经络扩充之后,便没什么大碍了。正在恍惚之间,杨凌风忽感元神出壳,一阵天旋地转,再一次被纳入残梦镯之内。

    杨凌风方才回过神来,感觉到这空间的熟悉,才明白过来。“是了,这定是我修为大有提高,再次进入到残梦镯之中了。”正在想着,那虚空之中,又出现了一排金光闪闪的大字。杨凌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连忙凝神记忆。

    真如自性,不生不灭,与佛无别。一念不觉,无明而有,永无出期。了脱生死,须灭妄念;欲断妄念,莫如无念。以净而代,即达无念,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夫念既无,何云有妄?妄念既灭,生死自了。

    杨凌风心中大奇,暗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