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海上风云(第1/2页)  祖宗显灵:开局给天启托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一冯所查到的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南方沿海江浙福广四省的海贸源远流长,可以直接追溯到宋代。
    自北宋开始,海贸兴起,到南宋的发展,到了元明稍有回落,哪怕是洪武时期的禁海,也依然有人海贸,在这之后,海贸更加繁荣。
    再加上西方人进入印度洋,并且占据满刺加与吕宋为根据地,逐渐地伸张势力于沿海,先到粤东,继至浙c闽。
    这一下,沿海的商人们被西方人刺激,不再局限于国内的海贸,反倒是将本土的物品出售各地,与周边国家贸易。
    湖海大姓私造舰,岁出诸番市易,因相剽杀。这就是当时的景象。
    那些商人们,有的时候是在贸易,但有的时候也会扮做海盗劫掠他人商船。
    所以说,明代的倭寇里,真正的岛国人不占多数,反倒是那些依靠海贸的各户人家。
    而福建省这边因为山多耕地少,人人纷纷闯入这大海寻求机遇,有的人做了海商,有的人做了海盗。
    比如嘉靖年间福建的海商大贾,通番巨寇,如阮其宝c李大用c谢和c王清溪c严山老c许西池c张维,以及二十四将c二十八宿等。
    宣德年间,朱瞻基命严私通番国之禁,八月,复敕漳州卫同知石宣等严通番之禁。
    正统年间,朱祁镇重申濒海居民私通外国之禁,福建巡海佥事董应轸言,旧例濒海居民贸易番货,泄漏事情,及引海贼劫掠边地者,正犯极刑,家人戍边,知情故纵者,罪同。比年民往往嗜利忘禁,复命申明禁之。
    嘉靖年间,福建滨海居民,每因夷人进贡,交通诱引,贻患地方。漳泉府黠猾军民,私造双桅大舡下海,名为商贩,时出剽劫。
    浙c福并海接壤,先年漳民私造双桅大船,擅用军器火药,违禁商贩,因而寇劫。
    直隶c闽c浙并海诸郡奸民,往往冒禁入海,越境回易以规利,官兵追贼至海上。会奸民林昱等舟五十余艘,前后至松门海洋等处,因与官兵拒敌,多少杀伤,寻执之。
    龙溪c嵩屿等处,地险民犷,素以航海通番为生。其间豪右之家,往往藏匿无赖,私造巨舟,接济器食,相倚为利。
    福建海商之数益见发达,后遂遍布于福建沿海各地。
    福建遂通番舶,其贼多谙水道,操舟善斗,皆漳c泉c福宁人。
    漳之诏安有梅岭c龙溪c海沧c月港,泉之晋江有安海,福鼎有桐山,各海澳僻,贼之窝向船主喇哈火头舵公皆出焉。
    正是因为这样,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被提拔,平定海疆。
    虽然说,明朝屡次禁海,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海贸依旧繁荣,浙人通番皆自宁波定海出洋;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
    闽c浙两市舶司复因海疆不靖罢置,商人为逃免税饷,于是漳州的海沧c月港c浯屿遂成为中外互市之地。
    既而皆避抽税,省陆运,福人导之,改泊海沧c月港。浙人又导之,必舶双屿。每岁夏季而来,望春而去。
    因为这样的走私,大明水师经常出动,与敌作战。
    嘉靖年间有佛郎机船,载货泊浯屿。漳c泉贾人,往贸易焉。巡海使者柯乔发兵攻夷船,而贩者不止。都御史朱纨获通贩九十余人,斩之通都,海禁渐肃。
    中丞阮鹗帅兵讨倭,倭走南澳,乱民从倭者,集梅岭,且万家。众议往屠之。中丞曰:其在浙c直为贼,还梅岭则民也。奈伺毕歼之。
    五六年来,因浙c直攻捕之严,倭舶无所容,俱于此互市。福建捕急,则奔广东;广东捕急,则奔福建。
    到了万历天启年间,早就已经不实施海禁了,隆庆改元后,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盖东洋若吕宋c苏禄诸国;西洋若交阯c占城c暹罗诸国,皆我羁縻外臣,无侵叛而特严贩倭奴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