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6、叔嫂论夏臣袭爵、君臣议过继大事(第1/2页)  明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朱厚熜问夏皇后,与之前问张太后问题相似,且前者回答与后者回答,同出一辙,但概念完全不一。
    盖因朱厚熜给张鹤龄c张延龄加爵乃是施恩,非理所当然之事,故而张太后需要谦虚一番,请求圣裁。
    然按照规矩,夏臣袭爵乃是理所应当之事,毕竟正德所赐爵位,乃是世袭罔替,因此不让袭爵,怎么也说不过去。
    诚然朱厚熜已然下令,考核未通过者不许袭爵。
    可朱厚熜帝位乃是因为正德无子,故而能够侥幸登基,可以说朱厚照对于朱厚熜则有大恩,甫登基便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不许其妻兄袭爵,显然不符合人情。
    有道是“升米恩,石米仇”。
    固然外戚爵位,乃皇室恩赏,故而能否袭爵,当看皇家旨意。
    然无论文官c武官c勋贵c外戚c宗室c百姓,皆将袭爵视之理所应当之事。
    可饶是如此,夏皇后却能,从朱厚熜模棱两可之间的话语,察觉到皇帝并不想让夏家袭爵,于是瞬速从此泥潭脱身,这可不是简单之人能够做到。
    若换做平常人,一听朱厚熜此言,必然会以为是自己献美人之功,故而皇帝礼尚往来,旋即便说:“外戚袭爵,祖宗成法皆是如此!”云云。
    当然,只要夏皇后答应这句话,朱厚熜因为爱惜羽毛,命夏臣袭爵,但日后其人日子,必然不会好过,甚至于夏皇后亦然
    既然夏皇后如此识相,朱厚熜也不好枉做小人,遂以商量语气:“朕以下令,若考核不过者,暂时无法袭爵,不过皇嫂昆仲,即为吾之至亲。
    虽然不可朝令夕改,然我意命夏臣为旗手卫同知,皇嫂外侄随勋戚子弟一同给朕伴读,皇嫂以为如何?”
    虽然不能袭爵,但不代表不能加官。
    固然旗手卫这一类亲军,升迁程序,同样需要经过兵部衙门,但类如勋贵一系,或是皇帝决意拔擢之人,一般情况之下都不会拒绝。
    且兵部也不是一帮脑抽在任,皇帝已然剥夺爵位,难道补个旗手卫差事还不行?
    不但可以,甚至还乐意见成。
    更有甚者,或许觉得旗手卫同知太过小气,也犹未可知!
    何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便是!
    原本以为真的什么都没有,没想到皇帝不但让夏臣补旗手卫同知,还让夏臣的子侄做伴读。
    这对于夏家而言无异于天大恩典。
    若是夏臣真的一无是处,庆阳伯爵就此而除。
    倚靠皇帝伴读一事,早晚还是能够兴旺。
    潜邸旧臣,无论哪朝哪代都是被重用对象。
    至于这种同学关系,则更是尤为亲密。
    如此关系之下,还怕不能让夏家继续兴旺不成?
    但夏皇后依然不敢懈怠,唯恐皇帝有意试探自己,遂摇头说道:“夏臣才疏学浅,旗手卫差事便算了,还是让他在国子监好好读书,日后若是成材,再为陛下效力。”
    夏皇后的表现,再次让朱厚熜感到震惊,他发觉自己真是小看了这个嫂子。
    以往只道虽然有些手段,且又因为自豹房建好之后,朱厚照便一直在豹房厮混,于此宫中争斗,也不会涉及太深。
    更兼之朱厚熜也并不觉得,夏皇后有太高智慧,与过人心机,不然何至于从始至终,权利都被张太后秉持?
    但今日之举,却令其刮目相看,眼前这位皇嫂,可是将藏拙二字,运用的炉火纯青。
    明明万事心如明镜,可却为中宫之主,十数余年,未曾有人注意她的聪慧。
    面对一个喜欢胡闹的夫君,也没有因此产生隔阂,依旧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且她被册封皇后以来,正德所有宫妃,皆只能存活在其光芒之下,这绝非寻常之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