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6、张秉用请君入瓮、王思献步步尾随(第1/2页)  明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党争不是赶走两个朝臣就能够定局。
    凡党派皆有党羽,遍布各个衙门,一旦决议拔出,势必抽起萝卜带出泥。
    若真的是奸邪狡诈之徒,或是尸餐素位之辈也就罢了,若被清除之人是能臣干吏,岂不是等于政务荒废?
    明代的确不缺官员,每三年候选进士c贡士c举人多如蝼蚁,但这些人中,有多少能够在上任走后,当天就能接下政务?
    又有多少人,甫任职就能直接掌控局面?
    一切皆犹未可知。
    杨廷和身居官场数十年,资历为当世数一数二,毫不夸张来言,朝中官员最少有十分之二为其门生c同党,虽然这些人未必会铁了心支持他。
    可真要清算之时,会不会出现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
    只要选择清算,大明如此多的衙门空位,又何时能够补上?
    王瓒虽然没有什么忧国忧民大胸怀。
    即使明朝灭亡,按照他的资历,在新朝依旧能够混的风生水起。
    可能有平静日子过,谁愿意去过兵灾日子?
    过境,谁也不敢一口断定自己无事。
    然张璁却让其积极参与此次风波,这让他如何安心?
    是故王瓒忧心说道:“秉用不在朝堂,不知其中凶险,不谈也罢,不谈也罢!”
    本身王瓒就是因为这事感到头痛,刚才也是顺着话说出来,如今感觉张璁又有意怂恿之时,更不想继续谈论下去。
    可王瓒不想谈,张璁不能不谈,好不容易逮到这个机会,一旦放过下次便没有可能了。
    于是立马接话:“处江湖之远,未必不知庙堂之高,昔年卧龙先生高卧隆中,甫见刘先主却能道尽天下。
    璁虽不才,难以望及武侯项背。但近日观看邸钞所知,不见得就不知您今处境,在我看来小宗伯虽然身处漩涡,可未必有一定有事,只是心中过于焦虑矣!”
    张璁肯定不能,直接兜售自己看法,不然以王瓒畏缩性格,必然会扭头就走,错失良机。
    而且对方好似心中有了某些警惕,因此他讲话转为宽慰之语,先打消对方心中提防,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话做足够铺垫。
    “秉用好生志气!”王瓒夹了一片菘菜,往嘴里塞了两口之后抚须大笑,然后又说:“不知道你所说的未必有事,指的是甚?”
    只要王瓒说话,那么一切都好说,在其话毕之后,张璁按捺心中一丝窃喜之意,问道:“公以为今域中天下,何人主宰?”
    聪明的张璁岂会不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之理?
    王瓒看似搭话,实则心中提防一直未曾落下,故而张璁说了一句,看似无关,实则有关,但又不曾表面看法之言,为后来要说的话,做一个铺垫。
    王瓒非但不是傻子,而是还是聪明绝顶,不然小时候也不会成为华盖乡有名神童。
    只不过张璁此言,并没有太大倾向性,让他一时摸不着头脑。
    他所问“域中天下,何人主宰!”
    这点毋庸置疑,一定是皇帝。
    虽然还有杨廷和掣肘,内宫还有一个皇太后,皇帝行事不能太过过分。
    但从名义c权利c势力而言,必然是皇帝无误。
    盖朱厚熜可随时罢黜杨廷和,而杨廷和却不能废黜皇帝。
    先天上杨廷和就矮了一截。
    如此说来,张璁是有劝其附从皇帝之意。
    但换个方向想,正因为皇帝权利太大,对于日后并非好事,故而此时需要趁机打压,也并非不能解释。
    臣权自皇权诞生伊始,便一直纷争不断,哪怕历朝历代皇帝,都在尽力打压,归于体制问题,依旧不能一股解决。
    只有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将皇权集中,将相权侵夺一部分,再分散一部分于六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