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嘉奖(第1/2页)  大明征服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会推推的是中高级官员,拥有决定权的是皇帝,除此之外便是顶级官员,也就是内阁。
    内阁阁员也可以通过会推,然后让皇帝决定官员是否入阁,但是对于内阁成员,就算皇帝再懒,基本上也是亲力亲为。
    没办法,内阁的人事任命太重要,作为皇帝的秘书,手握封驳大权,还是和皇帝打交道最多的官员,皇帝岂能不慎之又慎。
    放一些比茅坑里的石头更臭更硬,喜欢没事抬杠还是老顽固的家伙进内阁,皇帝还过不过了?
    人事任命除了任命以外自然包括夺职,也就是皇帝拥有随时随地让任何官员滚蛋的权力。
    但是很显然,这也只是说说罢了,同样对于三品以下的官员罢免,皇帝压根没兴趣管,这也是废话,皇帝都未必认识你,他咋知道你是好的坏的,是能臣还是奸臣。
    中低级官员罢免之权同样在吏部,京察c评优这些都是决定一位官员升迁c降职乃至罢免的利器。
    但是到了侍郎这一级别,皇帝就不是随随便便说一句你给我滚,官员就得灰溜溜滚回老家了。
    想要罢免三品以上官员,尤其是尚书c阁老这一级别的顶级官员,想要罢免他们,那得有充足的理由!
    这个理由必须得让满朝上下信服!
    顶级官员就算是自己递交辞呈,比如说自己年迈不堪,什么乞骸骨,什么臣有过请求归乡等等,皇帝还得挽留,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挽留,三次是基本,十次八次很常见,毕竟都是面子问题,皇帝也是要脸的。
    如崇祯那样,当政十几年换了几十个首辅的极品皇帝,别说大明,纵观古今,你也别想找到第二个。
    现在朱厚炜想要罢免南京户部尚书诸明,自然是因为他在兴学之事上对王守仁造成掣肘。
    可是用户部的税银兴学本身就是朱厚炜的旨意,如此一来,诸明完全可以说是抗旨。
    当然,抗旨这玩意在大明并不新鲜,比如内阁的封驳实际上就是光明正大的抗旨。
    而且诸明抗旨也不是没有借口,所以想用这个理由让诸明滚蛋根本不现实,让朱厚炜不爽的根本原因是这家伙阻扰兴学!
    对于朱厚炜而言,兴学开启民智,乃是百年大计,是大明能否真正崛起的关键,任何阻扰新学兴起的官员都是他不共戴天的仇敌!
    你诸明既然要做茅坑里的石头,那他自然要把你一脚踢开。
    但是南京户部尚书也是正二品高官,想要诸明滚蛋哪有那么简单,诸明犯了什么错?皇帝凭什么将其革职?
    朱厚炜很清楚,他要是下旨给内阁,必定会被封驳,让吏部去办,估计吏部天官会当他的旨意是空气
    也就是说走正常途径去办这事肯定办不成,那就让内廷去办,让太监去告诉诸明,现在皇帝看你很不爽,你该收拾铺盖请辞回老家了。
    你上封折子来,然后咱们再玩个三请三辞,君臣惺惺相惜的桥段出来给官场看看,这样大家的面子都能好看些。
    甚至你挂了以后,还能获赠一个太傅c太保什么的荣衔,最后再来个褒谥。
    当然,你要是非赖着不肯走,那就是不给皇帝面子,那么除非你为官一生当真是清廉如水,还没落下过什么过失,那算你狠。
    可要是不是那么回事,那不好意思,别怪皇帝没提醒你,没准下一个身败名裂的就是你。
    朱厚炜相信,只要诸明脑袋没抽抽,就绝对没有赖着不走的道理,否则就是自找难看!
    “这些捐资建学的商贾应该多多嘉奖。”朱厚炜想了想说道:“朕也算是变相支持王守仁一把,朕就赐幅字吧。”
    说完这话,朱厚炜提笔写下‘积善之家,助学之门’八个大字。
    “主子这笔力越发雄健,已然不输古之大家。”任兴连忙拍了一记马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