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章 第二百零七章(第1/2页)  快穿之科举文男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原身有记忆开始, 家里的日子就过的简单。原身的父亲搬回状元村没几年,就因为生病不治去世了,为了给他治病, 家中的积蓄也消耗的差不多。

    杨氏一个女子撑起家业并不容易,幸好还有一手不错的刺绣功夫,绣个小屏风或者丝帕能够养活两个儿女。只是要照顾孩子时并没有更多的空闲,一直等到两孩子长大些能够脱手, 这才正正经经接活儿,过了几年后攒下银子后购置了三亩水田, 赁给别人种, 但得来的米粮也足够母子三人食用。

    也是现在蔺静长到十岁后能够帮忙做些杂事, 杨氏才算清静些, 至于原身嘛, 成天在村里到处乱逛, 他不闯祸就谢天谢地了。

    蔺洵合上族谱,总算理清了前因后果, 他缩下炕, 去房内找杨氏,杨氏正借着光线好, 在劈绣线, 只见一股丝线在她手里绕了一绕, 立刻变成了三股, 每股都细若毫毛。

    杨氏正在教蔺静绣花, “这绣线呐, 劈就要越细越好,绣出来的绒毛才能纤毫毕现,活灵活动。”

    蔺静正认识的听着, 还不住的点头,她上手自己试着劈线,杨氏才抬起头来看蔺洵:“这么快就看完了?”

    “能有多少内容看不完啊。”蔺洵挤过去,把匣子原样锁好放到柜子顶,拍拍手去拨弄蔺静整理好的绣线。蔺静嗔道:“别给我弄乱了,费了好大功夫整理的。”

    “摸一摸又不会乱。”蔺洵伸出爪子摸够了,这才扭过头来说,“娘,你看姐姐。”俨然是受宠爱娇的弟弟。

    “好了好了,谁让你先手贱的?绣线摸乱了静儿又要整理。”杨氏把人喊过来,“既然你今天非要看族谱,说说,都看出什么来了?”

    蔺洵一本正经道:“我常听人说一句俗话,叫富不过三代,就是说长辈们要重视下一辈的教育,不然再多的金山银山都要吃用光。要我说,穷才不过三代,祖上指定是阔过,这才能一代代的绵延下去,不然早没了。”

    他一本正经的说,笑的蔺静差点把手里的绣线都扔了,杨氏一抖一抖的,最后还是忍不住趴在炕桌上笑个不停。

    “有这么好笑吗?”蔺洵分外不解的挠头。

    杨氏笑够了才说:“听起来是歪理,细想想又还有道理,要是搁那些光棍身上,可不是这个道理!不过你就光看出来这个来?”

    蔺洵特别坦然的摇头,就表示自己什么也都没看出。

    杨氏又问:“那你看族谱干嘛?”

    “我想着,今年我也十二快十三岁,也该考虑考虑以后做点什么事。”蔺洵露出困惑的样子,

    “既然不知道干什么,就去瞧瞧祖上是干嘛的,说不定我能从中发现什么呢?”

    “那你现在想干嘛?”蔺静插话问。

    “没想到,咱们祖上有当官的,有经商的,但我一个都做不来,要是能当个富家子弟,天天躺在家就有人伺候多好。”

    杨氏端正神色:“说的对,我还是瞧过富商老爷,每天只需要吃吃喝喝玩玩闹闹,什么心都不用操,多快活!就是可惜,要奋斗大半辈子,五十岁才能享受这样的日子。”她说完又忍不住露出笑来。

    “哎,那岂不是还要操心劳累三十多年?亏了亏了。”蔺洵摇头叹气,“算了算了,我还是先去找小江小河他们玩。”

    他一溜烟下炕,贴心把门口的茶壶挪开泡了一壶热茶,这才蹦蹦跳跳的离开,杨氏看他的背影消失在墙角,这才收回视线,继续教导女儿刺绣。

    虽然没有供孩子读书,但杨氏也精心的教导了儿女识字,不做睁眼瞎。

    蔺洵一直绕过院墙这才停下蹦跳,装一个活泼少年实在有些为难他这样的老黄瓜,装一时还可以,长时间还真有些为难。

    幸好少年人性子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