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3页)  快穿之科举文男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蔺洵心底是做好不顺利的准备的, 万万没想到这么不顺利,一整个上午,连过来问的人都没有。

    白耗时间, 孔氏也一直在旁边守着,两人没回去做饭, 只能找了个烧饼摊子,一人啃了两个饼,老板送了两碗热水。

    “这样下去不行。”

    “这样下午不行。”

    两人异口同声的说,孔氏听到这话后松口气,这下总该回家去了?不料相公说:“没人来开张, 我得想个办法弄个托儿来。”

    店铺都讲究人气, 同样味道的饭馆,就爱去人多的那家。

    半个时辰后, 不情不愿的范雨秋出现了, 少年用棒读的声音问:“喂,这里是不是鉴定宝贝?”

    相比他的僵硬, 蔺洵则要自然的多, 他点头道:“不论是西周的古物, 还是上周的,只要交给我望闻问切一翻, 十有八九能断出宝贝的朝代,来历和估价。”

    “知道宝贝的来历, 不管是继续收藏还是要卖了, 心里有底不是?”

    范雨秋顺着话点头,对啊,糊里糊涂的不好嘛!他这才把荷包里的玉佩往手里递,又想起自己的台词, “怎么收费的?”

    蔺洵心想,临时上岗的托儿就是没经验,递东西的姿势不对,他只好先说:“你把东西放在这块白布上。”

    范雨秋依言而行,蔺洵这才说:“鉴定行的规矩,主家把东西放到桌面后,鉴定人才能上手。这样万一出了什么纰漏,也能准确判断到底是谁的责任。”

    范雨秋恍然大悟,头一次发现自己的舅舅还真有两分阅历,就听到舅舅继续说:“鉴定收费分两种,固定收费和按成收费,固定收费一次一两,或者按照宝贝的价值一成来收。”

    范雨秋忍不住说:“这也太贵了?”一成哎!要是一百两的东西岂不是要收十两?谁家的傻子也不会这么败家?他真想劝舅舅少收点,好歹先开张?就听到舅舅胸有成竹的说:“我说的宝贝价值,是指卖价,要是有心找人出售,我来帮忙找买家,抽一成。”换句话说就是他可以帮忙抬价,最后卖出的价格肯定要比单纯出售给货行高。

    范雨秋这才明白一成的含义,要是真能让舅舅做成,那也不失为一个好行当,没成本只耍嘴皮子。

    蔺洵已经接过那块玉佩,用清水混着白布擦干净,然后准确说出来:“这是和田的白玉,软玉,触手温润细腻,看材料应该是十五到二十年前开采的,用的是南边最好的玉雕工,还是个老师傅,现在这种手艺不多见,图案是喜鹊登枝镂空,寓意吉祥,现在的市价差不多在四十到五十两之间,碰到中意这个的,未必不能多卖十几两。”

    孔氏在旁边连连点头,相公都说对了,但这些事情她告诉过相公吗?还是他真的凭自己看出来的?

    孔氏正在思考时,蔺洵突然说:“等等!我再瞧瞧!”他仔细的看了看那只小小的喜鹊,摸过上面的纹样,喜笑颜开:“差点漏了它,这块玉佩应该能卖到二百两!”

    霍,几秒的功夫翻了多少倍!本来是冷眼看着这边鉴定的摊主凑热闹:“哗!难道是什么宝贝?”他怎么不信呢?这种手段他在宝石一条街混了这么多年,可见得多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

    他一搭话,蔺洵立刻打蛇顺棍上,“老哥想必也有几分眼力见,就听我说的对不对。现在南派有一位雕工大师,名叫苏恒昌是?”

    摊主老哥点头,他没见过人也听过这个名字。

    “苏大师擅长枯梅盆景,但年轻时是雕玉起家。大家都知道但凡大师,都喜欢给自己的作品留下独门暗记,也方便自己以后察看,苏大师也不例外,他在这玉佩喜鹊的羽毛上变形雕了一个苏字,镂空也是他最钟爱的阴刻手法,我猜这应该是苏大事年轻时的作品,玉不少见,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