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筷子楼(第1/3页)  成功果实摘取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冯茂原,是西大陆留学、就业数年后回来的。</p>

    那边虽然地广人稀,市政建设喜欢摊大饼,</p>

    但很多城市里有那种非常小块的用地,本来也就盖一座独栋别墅的面积,</p>

    结果因为地点好,所有者为了多盈利,就努力打地基,然后拼了命地往高了盖,盖出几十上百层再租出去。</p>

    离远了看,这些又细又高的楼,就像一根根筷子似的立在城市里面,故此得名……</p>

    冯茂原就接过类似的项目。</p>

    后来他感觉比西大陆人口更多,且城市用地更紧张的大夏,应该也有不少类似的项目需求,</p>

    再说大夏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盖的大楼比整个西大陆加起来还多几倍,他的经验一定能有用武之地。</p>

    结果一回来才发现,用武之地的确有,毕竟处处盖楼,</p>

    但筷子楼的相关经验根本用不上,因为大夏国压根就没有这玩意儿……</p>

    大夏的城市用地都是统一规划,即便有人买了地块自己开发,设计审核后,盖出来的也是常见的寻常类型大厦,根本就不存在筷子楼一说……</p>

    斋小果这栋楼能通过各种审批,还是因为边河市作为二线城市本就不发达,</p>

    再加上近些年一线中心城市吸收先进产业和人口的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已成,</p>

    像边河市这种工业产业在竞争中逐渐败退、衰弱的城市就越来越没有竞争力。</p>

    除了大平原农业成为主粮产区以外,就只剩下点旅游业等服务业,</p>

    满大街都是工业竞争失败后,破产倒闭的下岗工人们开的小饭馆、小理发店,小超市,</p>

    大公司、大企业、大商场,都是过来倾销其他工业产区的工业制成品,收购便宜农产品和服务的机构。</p>

    哦,这里还剩下几所当年工业有实力时建起来的大学,并且还很有名。</p>

    结果就是年轻人逐渐流出,过来读过书拿了文凭的外地生源,毕了业也很难留住。</p>

    经济不好,人口流出,房价、房地产行业就根本顶不上去,很多时候要靠大夏整个国家的转移支付,搞点基建类的项目活着。</p>

    混得这么惨,现在竟然有人自己掏钱,不靠银行贷款投了项目!</p>

    而且还不是搞地产项目,而是建医院这种说出去于公于私都好听的东西!</p>

    这要搁平时,政府的招商部门到外地去拉人,给贷款、给政策都不一定能吸引到人来他们边河落地项目,</p>

    这回竟然捡了便宜,所以上头审批得特别顺利!</p>

    至于楼的外观看上去像不像筷子已经不重要了……</p>

    只要斋小果愿意,别说筷子楼,他就是盖面条楼都行!</p>

    说回斋小果他们,几个人溜达着进了第四食堂,</p>

    两个开放的窗口中,喷火灶和抽油烟机已经在呼呼作响,</p>

    不锈钢的保温食槽中,已经有一半装上了刚炒出来的菜品,</p>

    有的工人已经开吃。</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