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官家的心思(第2/2页)  历史从李师师身边醒来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赵佶脸色一沉,便要发作,想了想,忍住要骂人的冲动,说道:“我不管他是什么元祐党还是崇宁党,能为朝廷做好事情,能为君分忧为民谋福,便都是朕的好臣子。赵相,回去拟个诏,今后禁止以党籍之名攻讦他人,违者严惩。”

    再掀党争,排除异己,一派独大?政治无非就是讲究个制衡,朝堂若是只有一个声音也是很危险的,这也是赵佶迟迟不动刘逵的原因。

    赵挺之表面上老好人一个,但他亦是因蔡京而起,继而再与蔡京争权,这样的人肯定不会简单。何执中为代表的蔡京一系从京城到地方势力广布,表现强势,刘逵新近崛起,有意与蔡京一系较劲,但羽翼未丰,适当的时候也要扶持一二。朝堂之上,真正算是自己人的只有宗泽、徐勣,沈畸勉强算半个,那家伙素来对事不对人,也是牛人一个,在御史台挺好。

    “另外,我准备让赵鼎去北边,负责北边三路的财赋事宜,萧朝去西北二路,负责监察事宜。”

    宋时改道为路,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路与道所辖大致相同,类似后世行省与省,职能权力却由节度使独揽大权变为数权分立。转运使,负责税收与财政,经略安抚使,负责控制军队,提点刑狱使,负责刑狱、监察工作,提举常平,负责应急仓储和平抑物价。转运使又称漕司,提点刑狱使又称宪司,提举常平又称仓司,三司亦有监察一路之权责,为地方监司所属,安抚使又称帅司,常兼府州主官,无监察一路之权责,不属监司。

    赵挺之一听,立时反应过来皇帝还是不太放心刘法与种师道二人,望着赵佶略显迟疑的说道:“先前河东河北这三路的转运使都是蔡京提拔的,且河北西路的转运使听说与门下侍郎吴居厚有些关系。官家冒然以赵鼎兼管三路,怕是不妥。”

    赵佶哦了一声,现在最头疼的是,这满朝都象是蔡京的人,你分不清哪些是蔡京的死忠粉,哪些单纯只是想攀附以谋晋身。

    赵佶看着赵挺之,笑道:“赵相提醒的是,这样,赵鼎就不去了,河北西路暂时不动,你和刘逵各自推荐一人去其他二路。这三路事关大宋社稷安危,需要精明能干之人任之,你二人需得斟酌仔细了。赵鼎不去北边,就去江南,让他去杭州做个知州。”

    赵挺之初时听官家这么一说,还以为官家是想以自己与刘逵二人与蔡系争权,这样的结果自然也是自己与刘逵乐意接受的。听到后来,才明白官家的真正意思落在哪里。

    蔡京在杭州隐居,想来蔡系不会同意让官家选中的人去那做知州,这是官家在换取自己与刘逵的支持,对杭州知州的位置志在必得啊。

    原来官家最不放心的还是蔡京啊!

    以为猜到官家心思的赵挺之正要应下,却听赵佶漫不经意的说道:“我已下了道手谕,召蔡京回京。”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