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章 木活字(第1/2页)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裴绍卿这会已经回到翰林院。    木匠头杨七带着四个徒弟正在前院忙活。    看到裴绍卿进来,杨七和几个徒弟赶紧起身见礼。    “你们忙你们的。”裴绍卿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    待杨七他们又坐下来忙活,裴绍卿问道:“早饭吃了吗?”    “吃了。”杨七恭敬的答道,“每人一大碗热腾腾的汤饼,两张胡饼,还有一碗撒了胡椒的水盆羊肉。”    看得出,杨七他们对这里的伙食很满意。    “二郎,你过来。”裴绍卿又把崔二郎叫到跟前。    “大郎?”崔二郎愣着愣脑的过来,问道,“有事?”    崔二郎他们没资格跟去紫宸殿上朝,之前就先回了翰林院。    裴绍卿道:“给学士院的吏员还有供奉院的匠人准备早餐了吗?”    “啊?”崔二郎闻言愣了一下,道,“还要给他们准备早餐吗?”    “废话,当然要准备了,都是一个院里的同仁,就得照应着点。”裴绍卿没好气道,“赶紧去光宅坊买来,钱还有吧?”    “有的,昨天给的二十贯还有九贯多。”    崔二郎说完就又带着人去光宅坊买吃食。    青玄便撇了撇嘴,小声的说道:“又在邀买人心。”    “这叫人情世故。”裴绍卿笑道,“学着点吧。”    细微之处见功夫,毫厘之差有千秋!    千万不要小看这么点小恩小惠。    关键时刻真能起大作用。    尤其是像翰林院这种清水衙门,性价比最高。    说不定哪天就出一个内阁宰辅,那就赚大了。    裴绍卿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在翰林院弄个食堂。    说起来,大唐朝廷的各个政府机构都是有食堂的,每天中午会给上直的大小官员提供一顿公款堂食。    但翰林院是没有堂食的。    翰林供奉和翰林学士的中饭有尚膳监来提供。    但是底下的那些吏员以及工匠就没这个待遇,只能自己带饭。    所以守捉司要是能够在翰林院里弄一个食堂,再把人情送给学士院的学士以及各个供奉院里的供奉,那他在翰林院就算是真正打开局面。    就目前,他还只能算勉强在翰林院站稳脚跟。    不过这事也不急在一时,当下裴绍卿站旁观看杨七他们忙活。    只见两个徒弟负责将一段段的圆木锯开,分解成不到五分厚的薄木板。    一个徒弟再将木板锯成木条,最后一个徒弟将木条锯成木块。    所有这三道工序都需要对木料进行刨光。    杨七负责最后一道工序,将木块的两个端面磨平。    确保这些不到五分见方的木块搁一起时,不仅互相之间能够严丝合缝,而且上下两个端面必须得保证平整。    杨七使用的工具是一块靓蓝色的磨刀石。    一边打磨,杨七一边介绍道:“这磨石虽然很寻常,但好的磨石却难找,其中又以蓝田县的蓝磨石质地最细,效果最好。”    裴绍卿便摇头说:“老杨,其实不用打磨这么细致。”    说完,裴绍卿拿起旁边的已经打磨好了的一板木模。    这个板块的大小,差不多就是一本书的大小,32K这样。    板块上有十四根纵向的锡条,紧紧夹住十三列木模,裴绍卿大概数了下,每一列有三十四个木模。    这其实就是一个印刷的版面。    理论上一版可以印442个字。    但实际上肯定印不了这么多。    裴绍卿从旁边拿起一支毛笔,又从杨七的墨线盒里醮满了墨汁,最后刷刷的将整个版面都给涂黑。    最后又让青玄找来一张贡纸。    然后啪的将木版扣在了纸上。    杨七和四个徒弟看了便是一愣,裴司丞这是做什么?    裴绍卿却又将木牌拿起,只见纸上多了十三条黑带,而且分布均匀,没有丝毫留白,可见版面还是打磨得十分平整。    杨七问道:“裴司丞此举何意?”    裴绍卿伸手一指染黑的贡纸道:“老杨,只要没有很明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