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 塘州破铁原死义 铁壁连营蜀王力挽狂澜(第1/3页)  呼延铁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汉衢州守备大营

    西风凛冽,一面血迹斑斑的大旗猎猎作响,旗卷旗舒。

    诺大的蜀字若隐若现。

    守备大营总兵官王宝跪伏在地。

    蜀王齐元彬坐在桌案前,每写几个字,便有人拿起便签,读给众人(蜀王先前被呼延礼灿用连枷打碎牙颌,说话不便)。

    “蜀王问,王宝身为总兵,闻战不出,见死不救,为何?”

    王宝身子伏的更低了,“臣所部,都是民兵,夏军呼延礼灿亲自率领燕子军,屯驻塔虎台。蜀王您也知道燕子军凶悍嗜血,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我们呢? 拒不出兵是我做的决定,如果要追究,追究我自己就好了,不要连累无辜。”

    蜀王叹了口气,解开裹扎在脸上的药巾。

    “我不怪你,武威军都跑了,你们不敢出兵,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现在我来了,你们不要怕,我带着你们,即是去搏命,也是去尽本分。”

    王宝低声啜泣不止,“王子你身负重伤,又何必与我这卑贱武夫共同赴死,在下请蜀王赐下王命旗牌,臣自会召集洪州 南河 汾田诸军,共赴国难。”

    “你们不行的,咱们南汉呀,军人的胆都被这个呼延礼灿给吓破了,我不去,你们就是沙子做的军队,一碰就散了。”

    平康二年八月二十五,蜀王元彬听闻塘州危急,不顾自身伤病,率本部挈阔亲军急忙忙驰援塘州,行军中途,就接到了塔虎台耀州军惨败的消息,知道夏军大势已成,塘州已经无力回天。

    便直接改道衢州。

    塘州沦陷已成必然,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塘州失陷后挡住挟塘州大胜而乘胜追击的夏军。

    《朝本实录》:

    平康二年八月二十五,蜀王元彬闻塘州危急,亲率挈阔亲军驰援塘州,未至,接塔虎台耀州军惨败军报,蜀王元彬甚晓军情,知无力回天。

    遂改道衢州,发王命旗牌,召衢州、洪州、南河、汾田诸军聚合塔虎台。

    十月五,蜀王元彬及诸军至塔虎台,并与耀州军汇合。

    众军合计二十一万余,蜀王元彬设二十八连寨,寨寨相连,遥相呼应。

    军寨墙高一丈、宽半丈,上有矮

    墙供士兵发弓引弩,墙外密植拒马倒刺,外面再掘五道深壕,深壕内放置倒刺、兽夹。

    呼延礼灿见南汉军,筑垒壁,辅以强弓硬弩。

    暗自思虑,燕子军者,呼延世家本部亲军,为呼延家世代征伐,虽呼延世家嫡系不得领率。

    今征伐南汉,国事也,何必以国事徒损自家实力。

    人人做事都会权衡利弊,在呼延礼灿看来,以自己家世代供养的燕子军死磕南汉联营,不划算,非常不划算!

    燕子军就是呼延世家的胆,有了胆,呼延德清才能担任这大夏马步军都检司指挥使,才能做这大夏司帅。

    顺便说一嘴,目前呼延世家的燕子军,一共有五万多人,其中一万二千在大主角呼延礼灿手里,五千在呼延德清身旁,剩余的,都屯驻在北部边境,防御胡人,而率领他们的就是,呼延礼狐。

    这个人,暂且不提,但是请各位看官老爷记住他,这是全书第一狠人。

    让我们回到塘州城里,塘州城确实如呼延德清所料缺粮,塘州府库金箔玉器堆积如山,但却并不能吃。

    塘州城内军民共计一百六十二万,日耗粮秣百万,到十一月底,塘州城内军民一日就只能吃一顿稀粥,铁原深知,塘州粮食耗尽之时,就是塘州城破之日,铁原也迷茫了,塘州,你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然而塘州没有出路了,这回连老天都帮着夏军,十二月六日,突降冰雨,塘州城西南城墙,遭夏军八里原军寨数月放火焚城,温度甚高,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