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草原上下大雪了!(第1/3页)  盛唐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朔方送来急报:河套地区、天降大雪,一连七八日不停,平地雪深五尺以上,而且天气寒冷至极,数百里黄河水面尽皆冰封!    十一月二十九,河西送来急报:漠北草原,天降大雪,一连半月未见停歇,平地雪深过丈,突厥各部落尽皆受灾,毡庐为大雪掩埋,冻死人畜不计其数。    紧接着,又有十几道急报送到了长安城中,皆是北方草原上发生大雪灾的事情,而且汇报的灾情一次比一次严重。    一时间,朝野震动,人心惶恐不安!    ……    有人问了,北方草原下大雪,突厥人受了灾,又不关大唐帝国的事,何至于人心不安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先介绍一下突厥人的历史吧!    《北史》记载: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也。    也就是说,突厥人是匈奴人的后裔,或者说,是匈奴人的一个分支、属于典型的游牧民族。    南北朝时期,突厥人发展壮大起来,并取代了柔然人,成为了北方草原上的新霸主,还建立了强大的突厥汗国,其疆域东至辽海、西抵咸海、北越贝加尔湖……拥有控弦之士数十万,周围的大小部族尽皆臣服。    就连中原的北周、北齐两国,都要向突厥人送贡品、送公主联姻,以换取北方边界上的和平。    直到大隋帝国建立,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明的外交手段,这才将突厥人的势头打压下去,并迫使其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即便如此,突厥人的实力仍不可小觑。    隋施暴政,二世而亡,大唐帝国新建、国力尚且孱弱,趁此机会,突厥人不断出兵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贞观元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带领二十万铁骑,一度打到了渭水河北岸,距长安城仅四十里,京师震动。    太宗皇帝—李世民不顾个人安危,亲率将士隔着渭水与颉利可汗对话,颉利见唐军阵容严整,加之太宗皇帝许以金帛财物,乃领兵而退,是为‘渭水之盟!’    城下之盟,奇耻大辱,太宗—李世民英雄盖世,自然不肯吃这个亏了,于是一边励精图治、积蓄力量,一边操练兵马、等待时机。    贞观三年,北方草原上发生了大雪灾,人畜冻死不计其数,东突厥汗国的实力一落千丈。    趁此机会,太宗皇帝命李靖、李世绩、柴绍……统领十万大军北伐,并在定襄大败突厥军主力,斩首十余万,生擒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慑于大唐天威,西北诸蕃,咸请上太宗尊号为天可汗!    贞观十四年,西突厥扣押大唐使者,并进攻伊州,唐军随即展开反击,打的西突厥大军一溃千里,内部随之分崩离析,并在十几年后彻底灭亡。    东、西突厥灭亡之后,大唐在北方草原上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以管辖突厥各部遗民,并采取怀柔政策,给予突厥人极高的自治权,让他们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没想到,大唐帝国的一片仁心,换来的却是突厥人的狼子野心。    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力量的突厥人,在高宗—调露元年突然举兵反叛,并拥立突厥王族后裔—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重新建立了突厥汗国,并不断出兵骚扰大唐帝国的北部边界。    尤其遇到天灾的时候,突厥人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就会出兵攻入大唐境内,抢夺人口、粮食、布匹、铁器……以弥补自己的损失。    现如今,北方草原上发生了超大规模的雪灾,冻死、饿死的牛羊牲畜不计其数,突厥人为了活命,肯定会大举南下劫掠的,面对这种情况,大唐臣民又岂能不慌呢?    果不其然,十二月初十,突厥可汗-骨咄叶护派人送来了一份国书:希望和大唐联姻,求取一位公主,并要求陪嫁一百万石粮食、五十万匹丝绸……铁器、瓷器、精盐若干。    名为联姻,实则勒索!    面对这种情况,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一部分人认为:打仗肯定要死人的,死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