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6 章(第1/4页)  大唐霸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范阳军破门而入,四面合进,在鼓噪声中大肆杀掠,封常清收拾残兵在都亭驿进行巷战,力量不支,再度失利后,翻越残墙,向西逃奔。

    洛阳激战一共十三日,最后落于安禄山重手,河南尹达奚旬投降。

    洛阳留守李澄对御史中丞卢异说道:“我辈担负着国家重任,虽自知里不能低,但当以死报国。”

    卢奕慷慨允诺。

    李澄yù收兵再战,但是布下都已经逃跑,无奈之下,令家属带着他的官印投奔长安,独自身着朝服静坐府中。

    安禄山进入城内,以闲厩为行营。李澄、卢奕被捕,安禄山命令将他们推出去斩首。

    临行前,卢奕骂不绝口,历数安禄山的罪恶,说:“凡是为人,都应该知道逆顺。我虽死但不失节,有何遗恨!”

    二人毫无所惧,引颈就戮。

    兵败洛阳的封常清,率领残众进入陕郡,陕郡太守窦廷之已经弃职逃往河东,境内失去了正常的行政管理,一片混乱,士民们自寻生路纷纷逃难。

    风常见面见正在陕郡的高仙芝说:“我连日血战,但贼锋锐不可当。今潼关无兵把守,若是叛军抢先入关,则长安危险,陕郡难守,不如引兵先据潼关,以阻止敌锋。”

    封常清虽然屡战屡败,但还是即使且敏锐地看出了战略要害处,潼关是扼据关内外的雄隘,守可保长安,进可取洛阳,是历来兵家必争军事要地。而陕郡多平原,在这样的地理作战,官军本就缺乏军事素养,又无险可守,绝难与范阳劲骑抗衡。

    封常清提出的方案,与深陷窘境的高仙芝一拍即合,他们放弃陕郡,引军向西占据潼关。占得潼关之后,高仙芝整顿军队,布置关防。

    晚来一步的范阳军,在潼关前进攻失礼。

    高仙芝撤出陕郡,关外大批地区纷纷失陷,伪将崔乾佑奉命进军陕郡,临汝、弘农、洛阳、云中五郡。不战而降。

    双方的重头力量,犬牙jiāo错于潼关一带,潼关是长安的屏障,由此成了天下瞩目的焦点。

    在关中地区,李隆基所租子的军队集结,迟迟不能完成,人心惶惶,唯恐潼关失守,长安不保。

    与长安形成鲜明对照的洛阳,则是另一派景象,安禄山悠哉悠哉,开始筹划登基之事。忙于帝位,他的部队逗留不前,已经延误了最佳的战机。

    唐各地军队争取到了时间,尽管姗姗来迟,但终究完成了在长安的集结。

    安禄山任命一大批官员,让这些将领带兵向东发展,他们进军顺利,官军尚未见到影子,便闻风丧胆而逃,各州县城顿然成了空城。

    河北的颜真卿,招募勇士一万多人,他举行了誓师大会,公开竖起了讨伐安禄山的旗帜,将士们被他声泪俱下的演说所感动,人神共愤,气氛高涨达到沸点。

    就在此时,伪将段子光带着李澄、卢奕的首级,传示河北诸郡,抵达平原之后,正好自投罗网,颜真卿当即喝令命人将段子光拿下腰斩。

    继而,颜真卿将两位烈士的首级装上蒲身,进行了隆重的葬礼,都亲自吊祭,一葬一祭,更是奖励了士气。

    星星之火顿时燃起,盐山尉穆宁及时与颜真卿配合,杀死了伪景城太守刘道轩,获得了五大船盔甲武器,携带首级,对景城太守进行劝说,既迫于势,又敢于义,景城太守趁势而起,收铺了安禄山的谋士严庄的家族,全部处死。

    各郡守闻颜真卿倡义,纷纷响应,饶阳太守卢金城,拒绝伪太守上任。三者各聚兵马数千或上万,共推颜真卿为盟主,让他统一调度军事。

    安禄山获悉河北兵变,速速派遣张献诚率领上谷五郡团结兵马,围攻饶阳,要他务必将同盟扼杀在摇篮之中。

    增援长安的兵马集结完毕,李隆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