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五〇章 易筋经的奥秘,葵花宝典的由来(第2/4页)  武侠世界小龙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门武学来练,则几无练成之可能。而且修炼者在习练它之前掌握的武学越多,就越难练成它。这一点窍要,是老衲的恩师灵兴禅师得出的结论,恩师当年刚刚开始习武之时,也曾苦苦修炼了《易筋经》数年,却始终未获寸进,他无奈之下放弃了修炼此经,等到他终于练成了一指禅功之后,那《易筋经》早已经丢失了几十年了。”

    钱青健对这番话颇有些不以为然,却也点头道:“晚辈受教,不过据晚辈所知,那鸠摩智不是练成了么?”此时他与玄通阔别九年,重逢之际再说起百年前的事情已经无需遮掩,因为他可以推说是从慕容移或者卓有成那里听到的往事。

    玄通果然没有疑惑钱青健的渊博,笑道:“鸠摩智先练小无相功再练七十二绝技最后强练易筋经,大难已经不可避免,怎么能说是练成了《易筋经》?他充其量也就是练了一些而已,小成都谈不上。《易筋经》大成的效果,至少也该是老衲师祖那般成就。”

    钱青健回忆起扫地僧那可以不动神色便挡住火焰刀的三尺气墙,心知自己尚且远远达不到那般境界。同时也认可了玄通所说的道理。

    玄通的意思无非就是说,就算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易筋经》,也未必就能练成它以解自己之危。不过他始终觉得易筋经不该那么难练,虽然记忆中并没有描述令狐冲最终是否练成了《易筋经》,但是至少方证大师是练成了的,刚刚他所说的练成《易筋经》后的一些内力运行状况恰恰是方证大师的感悟。而且在他的记忆中,貌似到了清朝还有个晦聪方丈练成了《易筋经》。

    只听玄通又道:“所以老衲是从未见过《易筋经》的,至于钱施主刚才对易筋经所说的一些见解,老衲觉得应该是此功小成后的境界,关于练成易筋经的一些形状,老衲的师祖也曾给恩师讲述过……但是眼下钱施主的忧患,老衲也没有办法可解,不过相信钱施主福缘深厚,他日定能逢凶化吉。”

    钱青健心说我来这里可不是听吉利话的,嘴上却只好感谢:“但愿得借大师吉言。”

    既然钱青健武功已经极高,老和尚便不再动那收徒之念,揭过了《易筋经》这个话题,两人便开始了武学方面的谈论切磋。

    由于在钱青健求救的过程中,已经把《吸星大法》的原理给老和尚讲得比较清晰,老和尚觉得不回馈一些好东西出来,就显得太过藏私了,不过他懂得的武功实在太多,便引导话题,问起钱青健对什么武功感兴趣。

    钱青健意兴阑珊地信口说了两门武功,一门是佛门神功《狮子吼》,另一门则是传说中的扫地僧一掌将人拍成假死的功夫。

    玄通说正好这两门功夫他都会。

    狮子吼虽是佛家伏魔神通,却并非少林一家独有,天下佛门也并非少林一家,大理天龙寺也有这门功夫,其原理就是将内力化为声波攻击敌人的听觉,导致敌人心神大乱,或昏厥、或震死、或内力走岔了经脉走火入魔,或精神错乱变成疯子。

    其实对于一些内力达到极深境界的高手来说,仅以内力做啸便可伤敌,这一点钱青健也是理解的,因为在他的记忆中成为了独臂神雕侠的杨过便具备如此功力,而且不仅能够吼人,还可以吼得狮子猛虎屁滚尿流。

    但是佛门狮子吼却是更加系统地深化了这种以啸声伤人的法门,可以说在同等内力之下,仅以内力做啸和懂得狮子吼发出的啸声相比,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后者更具事半功倍之效。

    这狮子吼的前提是施用者的内力深厚,至于聚气化为音波的法门,玄通只随口一说,钱青健便已牢记心中,而且随时可以使用,可谓是即学即会。

    说完了《狮子吼》,玄通又说起了扫地僧拍“死”人的功夫,说这门功夫其实就是少林绝技中的一招掌法,名曰“一拍两散”。百余年前的少林寺戒律院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