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人看来都很先进。
双方将贸易地点定在了中美洲,大明将商品运到中美洲西海岸。然后由西班牙人用骡马队运输到东海岸装船,最后运回欧洲。
这年头还没有开凿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与大西洋依旧不通航,只能从南美洲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及麦哲伦海峡才能往返美洲东西海岸,要绕上一大圈,非常的不方便。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在美洲西海岸殖民,基本上也没有力量威胁到大明的西海岸殖民地。
相比遍地黄金白银的南美洲,此时的北美洲确实也有点鸟不拉屎,欧洲那些殖民者都有点看不上这样的地方。
农用土地什么的,对于欧洲人来说,土地还不是到处都是,根本不稀罕嘛!
但这样在欧洲人看来鸟不拉屎的土地,此时在朱由校看来看,那就是风水宝地,是一片可以让大明变得更为强大的土地。
只要是陆地,很少有无用的。
这意味着资源,只要资源足够多,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张宁带领的这支舰队来到美洲西海岸之后,简直完美的完成了朱由校定下的任务,在与西班牙人谈妥之后,张宁派遣了船只返航本土,将航线与情况做了汇报。
当返回大明本土的时候,已经是天启九年下半年了。
……
天启九年,北方依旧是天灾不断,干旱了一年的陕北下了点雨之后,又开始干旱了。河南又闹了蝗灾。
南方这年夏天则闹起了洪涝。
朱由校就像是一名救火队员,不断的指挥着各部门进行着抢险救灾,朝廷赈济不断的往外发,总算是稳住了局势,让大明每个受灾地区都没有发生饥荒,保障了百姓的基本生存权。
不过受灾唯一的好处就是,获得了足够的移民人口。
很多百姓受灾之后一无所有,干脆选择移民算了。有的是全村移民,有的是举族移民,连亲戚朋友都一起移民了,倒是没有了离别之苦。更多的还是一个家庭进行移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天启九年大明的造船业发展很是迅速,全年能够下水的2000吨级商船增加到了1200艘。
造船厂从北方建到了南洋。
辽东的大连造船厂,还有北直隶的天津造船厂,山东的胶州湾造船厂。另外还有福建的福州造船厂,已经台湾的台南造船厂、吕宋的马尼拉造船厂,已经爪洼岛的巴达维亚造船厂。
马尼拉造船厂和巴达维亚造船厂是西班牙人与荷兰人留下的底子。同时在马六甲又正在建立一个新的造船厂,辽东丹东同样也在建设一个新的造船厂。
这些造船厂的分布,越来越靠近木材产地。建造的船只吨位也越来越大。当然除了制造大型船只,渔船之类的船只也在大量建造。
此时大明的海外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就是本土沿海贸易就越来越繁荣,对船只的需求量增长速度非常快速。
这一年派遣到美洲的舰队在下半年又传回了消息,成功的打通了与西班牙人的贸易航线,对远洋商船的需求再度增长。
造船技工成为了最吃香的行业之一,各个造船厂采取以点带面的模式培养技工,同时技工学院又大量培养造船技工。
木质帆船的吨位也在不断上升,2500吨级的商船已经开工建造,年底就可以下水航行。
每个造船工人只要能够做出技术改进上的贡献。都能够获得一笔丰厚的奖励,在大量造船技工苦思冥想之下,大量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技术经过国有资本财团的推广,迅速普及到各个造船厂。
造船的材料如今也不缺,南洋和中南半岛的柚木资源丰富,东北地区的硬木同样也不少。
这让如今大明的船只可以建造得非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