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稳扎稳打(第1/3页)  重生明末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启三年八月十五,这天是为中秋佳节,收复沈阳、辽阳的捷报已经传了回来,更是让这个节日变得喜庆起来。

    而一大早,一群文武大臣就进了午门,来到了皇极殿。

    皇帝主动找他们上早朝,次数还真是不多。目前皇帝能三天上一次早朝都已经算是勤勉了。之前甚至有过大半个月才上一次早朝的先例。

    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明军在辽东收复了辽河平原。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利益。

    辽河平原收复之后,那是几千万亩的耕地,尽管辽东比较寒苦,但耕地却是极好的。同时还有大量的皮毛、药材、木材等东西产出。

    过去辽东没有被建奴攻占的时候,可是朝中大臣的一颗摇钱树,每年通过各种敛财的手段,能从辽东弄到不少银子。

    到了辰时,随着太监高喧一声:“皇上驾到。”

    朱由校来到了皇极殿,文武百官照例叩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精神看起来十分良好。眉宇之间还有一种欣喜之色,一些官员一番察言观色之后,得出了皇帝心情大好的结论。

    朱由校的心情自然是极好,辽河平原的收复,让建奴失去了发展生产的地盘,其他的地区都没什么开发,更没什么汉民,建奴根本没什么生产力。

    “昨日朕收到捷报,朝廷官兵已经收复了沈阳和辽阳等大部分地区,建奴已经全军撤往铁岭。如今沈阳与辽阳收复了,朕想听听众位爱卿的意见,朝廷该如何恢复行政。”朱由校对众位朝臣说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朝廷应当选拔官吏,重新恢复辽东州县,并从关内迁移百姓前往辽东垦种,只需数年过后。朝廷便可有赋税征收上来,届时便可大大改善财政。”有官员立即跳出来建议道。

    朱由校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有附和,而是对其他官员问道:“众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主张?”

    这个时候王绍徽站了出来。对朱由校禀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辽河地区虽已收复,然此次收复辽河过程中,建奴主力并未歼灭。若是贸然向辽河地区移民垦种,那么岂不是又给了建奴可趁之机?届时建奴只需卷土重来。在辽河地区再行掳掠一番,此患恐怕难消。”

    “荒唐,荒谬,朝廷三十万大军云集辽东,还会怕建奴前来掳掠?”

    “建奴不过是区区疥癣之疾,只若前线官兵用命,又何惧之有。”

    “移民垦种方为正道,若无百姓支撑,前线官兵如何作战。”

    王绍徽刚说完,就遭到了一群东林党的大肆抨击。这些东林党都想让朝廷尽快恢复辽东行政,赶紧多移民点百姓过去。

    这样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而不是像之前收复辽东半岛一样,是把资产卖给那些企业去开发,那样一来他们根本得不到半点的利益。倒是汉皇党,从中能得到不少的利益。因为汉皇党就是皇家财团的整治代言人。

    但是他们东林党,却和皇家财团没有半点利益关系。而且辽东半岛那样的开发模式,官员很难从老百姓身上收刮到什么民脂民膏。毕竟那些资源都在那些企业手上进行开发,盘剥那些企业不再他们的权力范围,那是税务局的事情。剩下一群工人。也没什么盘剥的理由。

    或者说是否大规模移民辽东,也关乎着体制的争斗。

    那些东林党并不想看到北直隶的制度继续扩散,从而损害他们的利益,或是损害他们的阶级利益。

    北直隶征收商税以来。传统的大商人基本上都被淘汰。生存下来的都是皇家财团的商人,这对于他们背后代表的江南资本阶级,以及士族阶级来说是完全没有好处的。

    这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