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3 章(第1/4页)  中国大形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法及不道德的商业行为、黑社会及*业、不受约束的高管薪酬,这些人或行为是造成当前中国贫富分化的根源所在,是当今中国的“新五蠹”。

    3、针对“新五蠹,的危险xìng,笔者指出新五蠹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而他们又利于这些财富疯狂投机,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不稳定及泡沫化,这些成本最终都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这已经形成恶xìng循环,对于一个和谐、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群体的利益都可以兼顾,而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强势集团就会疯狂的瓜分社会资源,而弱势群体占有社会资源就会越来越少,这样经济生态平衡破坏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4、针对藏富于民的问题,笔者提出,政府与民众的矛盾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中国应该“创富与民”和“均富于民”,“创富于民”就是提高劳动生存率,从根本上提高民众的收入,而“均富于民”就是严打“新五蠹”缩小社会的贫富分化。

    一、本章前言

    第一节本章前言

    不知从何时起,“建设中产阶级社会”成为了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谈到它,每个人都可以谈上几句,什么“美国是中产阶级社会”了,什么“中产阶级社会最稳定”了,不一而足,总之中产阶级社会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欧美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进入中产阶级社会,80年代以后,中产阶级社会开始解体,现在他们也不敢将自己的国家称为中产阶级社会;我们的近邻日本从70年代开始进入中产阶级社会,90年代初期中产阶级社会开始解体,“一亿总中流”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社会学家将日本现在的社会城为“M”型社会,即中产阶级塌陷的社会;在新兴的亚洲四小龙经济体中,只有新加坡建成了中产阶级社会,新家坡300多万本地人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级,而其他经济体虽然有中产人士存在,但一直没有形成“中产阶级社会”,韩国人均年收入约1万美元,都可算是中产阶级,但在韩国,很多人没有房子,且韩国工人人均负债1万美元以上,这怎么能算是中产阶级。

    而中国,90年代末到2003年也曾出现了中产阶级的苗头,当时的“白领热”、“小资热”就是体现,但是随着2003年以后高房价时代来临,中国刚刚出现的那点中产阶级苗头被无情扼杀掉了。

    在中国学者和民众眼里,中产阶级社会都是一样的,或是差不多的,其实是差别很大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笔者将其归纳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北欧模式”和“新加坡模式”四种模式。美国和西欧的减税政策导致了中产阶级社会的崩溃,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的的消失导致了中产阶级社会的崩溃,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的中国阶级社会模式只有北欧模式和新加坡模式。

    在中国鼓吹中产阶级社会的人不少,但真正懂中产阶级社会的人则非常少,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西方欧美的中产阶级社会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更不知道西方的中产阶级社会是如何崩溃的。

    不仅中国学者对中产阶级的认识是肤浅的,甚至全世界对中产阶级的认识都是非常肤浅的,主要表现为中产阶级社会应该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为中产阶级社会的形成都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而世界上几乎没有经济学家研究中产阶级社会,而研究中产阶级社会的基本上都是社会学家,而社会学家研究中产阶级社会只是突出中产阶级对社会稳定的作用来谈,如果要想让社会学家弄懂中产阶级社会那是奢望,因为那早已超出了他们的知识氛围。

    世界一般对中产阶级社会存在着两个定义,一是从职业的角度进行定义,另外是收入的角度进行定义,其实这样的定义与现实情况的差异xìng都非常的大,即使你从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