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三章 贾鸣和(第1/2页)  寒门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手之间过招,胜负往往在一念之间。

    谢慎屏息凝神,点了点头道:“那谢某便谢过牟大人了。”

    牟斌玩味的盯着谢慎良久,方是释然一笑道:“圣人言‘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我这也是为自己谋。”

    谢慎微微一愣,孔圣人之言被牟斌曲解成这般,当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向牟斌告辞后,谢慎坐着软轿返回了翰林院。

    现在时间还早,得继续坐班,不过谢慎却有些心不在焉。

    萧太监派东厂番子对谢慎进行监视,不管其是出于什么目的,总归是对谢慎不信任。

    而锦衣卫也在牟斌的暗示下对东厂番子进行了拘捕,表面平和的局势下似乎有一股暗流正在涌动。

    谢慎本以为杨鹏杨太监遭贬会让东厂和锦衣卫之间的关系缓和,现在看来却是他太年轻了。

    两个机构业务范围有交叉,都是天子的亲信耳目,怎么可能会相敬如宾。

    也就是说锦衣卫和东厂之间永远不会真的和谐相处,最多做到面上和善,过得去就行。

    至于暗底下的见不得人的东西,谁都不会少做,却是各凭本事了。

    不过让谢慎有些疑惑的是,为何锦衣卫和东厂会围绕他角力,难道他这个小小翰林修撰真的有如此影响力吗?

    谢慎越想越觉得脑袋疼,索性起身到后院散散步。

    路过庶吉士进学的署房时,谢慎一抬头便见几名庶吉士结伴从署房中走出,其中便有朱希周。

    他们边走便笑着说道:“那贾咏不过是一匠籍卑贱之人,便是中了进士,选为庶吉士又能如何?难道他还以为自己可以逆天势大道,入阁为宰辅吗?”

    “嘿,这小子的口气还真不小。什么话到了他那里都显得铮铮傲气。”

    “如此粗俗之辈,竟然馆选为庶吉士,入这翰林清贵之地,实在是令人作呕。”

    “跟此辈为同榜同年,实是吾辈之辱。”

    朱希周作为这几人中的大佬,最后补充道。

    谢慎扫了一眼,发现除了朱希周,一行人中还有叶德、王崇献、陈琳等人,都是朱希周的铁杆跟班。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贾咏二字别人可能不知,谢慎如何能不知?

    这位正德朝、嘉靖朝的大名人可是一代阁臣,以清廉刚正出名。

    谢慎是专修嘉靖朝历史的,自然对贾咏十分熟悉。

    贾咏,字鸣和,河南开封许州临颍县人。

    他自幼便天资聪颖,可谓之神童也。河南乡试贾勇更是夺得解元一举扬名。

    京师大比,贾咏的成绩虽然不如乡试般耀眼,但却是足够用了,与十几名同年一道被馆选为庶吉士。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贾咏参加科举的身份不是民籍而是匠籍,难免会被一些自诩清流高贵的人轻视。

    明朝时普通百姓有四种户籍划分,分别为民籍、军籍、匠籍、乐户。

    除了乐户没有资格参加科举,其余三种可以正常参加科举考试。

    当然,这一概念普通人并不清晓,很多人以为像匠人这样的身份是不能参加科举的,也只有像谢慎这样的专业人士才对此了然于胸。

    熟读明史的人都知道,进士中绝大多数的是民籍,但确实也有匠籍和军籍,

    这些人虽然可以参加科举,但因为数量不占多数,便被民籍出身的进士轻视孤立,难以混到一个圈子中。

    这贾咏便是最好的例子。

    谢慎本来就对贾鸣和十分推崇,哪里能容忍他被朱希周这样的宵小之辈诋毁,当即上前一步冷笑道:“朱同年此言差矣。贾同年虽为匠籍,但学识渊博,且胸怀宽广。朱同年岂可如此诋毁同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